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649817
大小:49.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2-05
《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河南省平顶山市平煤神马医疗集摘要:目的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屮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应用下取得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收治的150例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A组患者给予氨氯地平治疗,B组患者采用厄贝沙坦治疗,C组患者釆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治疗,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情况、治疗后血脂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观察比较。结果治疗后C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A组、B组,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TC、TG、LDL-C值均低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A组与B组均为2.00%(1/75
2、),C组为0,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患者血压、血脂的控制可发挥重要作用,II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关键词:2型糖尿病;厄贝沙坦;疗效;收稿日期:2017-06-26Received:2017-06-26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医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150例,男86例,女64例,年龄58〜76岁,平均(62.5±2.5)岁,病程广6年,平均(3.5±1.5)年,入院诊断均符合高血压、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治疗方法将150例患者
3、划分为A组、B组、C组各50例,三组患考均无严重肝肾功能疾病、哺乳期或妊娠期、药物禁忌症以及不配合患者,在基线资料如年龄、性别、症状表现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做比较分析。1.2方法A组患者治疗中给予氨氯地平(厂商:辉瑞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片(5mg)),每H1次。B组患者给予厄W沙坦(厂商:赛诺菲安万特制药有限公司),每次1片,每日1次。C组患者采用氨氯地平、厄贝沙坦联合治疗方法。三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1个疗程10周。用药期间均结合患者用药反应与病情变化,做用量调1.3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三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舒张压情况,同时对三组患者治疗后血脂情况观察。1.4统计
4、学处理所有研宂数据均录入Excel表格中汇总,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计量资料分别以X检验、t检验,其中计数资料描述中采用数(II)或率(%)方式,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士s)表示,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2.1血压情况比较治疗前A组、B组、C组三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附表1。附表1治疗前后三组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比较(士s,mmHg)下载原表附表2三组治疗后血脂情况对比(士s,mmol/L)下载原表2.2血脂情
5、况对比三组患者血脂情况比较,治疗后C组TC、TG、LDL-C值均低于A组、B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附表2。2.3不良反应情况A组、B组患者分别出现1例头痛、1例咳嗽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2.00%(1/50),C组患者无任何不良反应症状,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三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讨论对于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治疗中强调发挥KAAS系统作用,其主要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从血管紧张素受体情况看,可细化为四个亚型即AT1~AT4,对高血压发病影响较为明显的以ATI、AT2为主,其中ATI作用表现为对纤维细胞增殖、醛
6、固酮分泌以及血管平滑肌收缩冇促进作用,而AT2作用表现为抗增殖、扩张血管等方面m。另外,临床治疗屮也可选择二氢砒啶类钙拮抗剂。尽管单一用药在缓解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临床症状上较为明显,但如果在治疗中采用联合用药方式,对提高治疗效果可发挥重要作用m。木次研宄发现,C组老年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血脂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说明联合用药取得的疗效显著。同吋,在不良反应发生率方面,三组患者无明显差异,说明厄贝沙坦、氨氯地平联和用药安全性较高。综上所述,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中,厄贝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下对患者血压、血脂的控制可发挥重要作用,且
7、安全性较高,应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参考文献[1]汪佑诚.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5,07:1770〜1772[2]刘少聪,李少东.厄贝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L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01:94〜9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