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

ID:27617369

大小:8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2-05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_第1页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_第2页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_第3页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_第4页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厦门市城区下水道系统治理研究摘要:下水道是城市的“血管”。一场暴雨暴露出一座城市在规划建设、基础设施、应急管理等诸多方面的不足和问题,这是对城市“血管”的考验。2012年“7*21”北京暴雨的悲伤还未离去,厦门内涝再次将城市排洪系统问题推上风口浪尖。其实,中国城市下水道并不都是直处于被吐槽的境况,江西赣州和山东青岛的下水道还是中国下水道挽回颜面。在江西赣州,就有一条宋代修建的下水道,它陪伴着赣州古城走到今日,用它的古老身躯,守护了古城900年,使它不受洪涝侵扰,保得了一方水土与一方人民;在山东青岛,还有一条100年前德国人修建的下水道,百年过后,青岛

2、人仍可从中受益。我们应该借鉴赣州和青岛的下水道成功经验治理厦门下水道。关键词:下水道中国城市排水系统水管网2013年5月16日凌晨,一场强降雨突袭厦门,让厦门排水系统不堪重负,局部地区多处地段严重积水,并发生山体滑坡。据不完全统计,此次暴雨的受灾人数达1.05万人,造成5人死亡,直接经济损失逾2500万元。廈门这座小岛城市因为内涝问题被推上风口浪尖,引来全国各城市的热烈关注。下水道是不是城市不可治愈的伤痛?谁来为城市下水道负责?我们又该如何杜绝此类悲剧再次发生?一、回顾厦门“5•16”暴雨内涝事件2013年5月16日凌晨,厦门市持续暴雨,造成多处低洼

3、地段严重积水,引发城市内涝。当日上午,多处地段出现交通堵塞,上学上班的人被堵在路上;车库、地下商场被淹,人员被闲;前埔旧货市场发生山体滑坡,导致3人死亡⑴……灾情波及全城。据厦门市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的汛情报告,思明区环岛干道下穿会展、仙岳路隧道、莲前东路会展中心周边等20处左右受淹严重,岭兜村积水达一层楼高,大部分车辆受淹;湖里金山街道后坑社区西潘社、五通社区泥金社、湖边社区等多地也有灾情;翔安大嶝街道、新店镇、内厝镇等3个镇街受灾,农田受淹3050亩,房屋受淹或积水230间,防洪堤出现塌陷2处。统计显示,暴雨致使厦门四个区(思明、湖里、海

4、沧、翔安)、19个镇街受灾,受灾人门过万。一时间,网络上的不满和质疑之声铺天盖地:“下水道,你肿么了?”;“厦门结婚新标准:有房、有车、有船”;“车库成水库,还能捉鱼”“欢迎到厦门来看海”……这些无奈调侃让厦门“最适宜居住城市”的美誉遭受严重一击。是灾情确实超出丫可承受的范围,还是我们城市规划建设出丫问题?这样一个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缘何总是抵不住一场暴雨的摧残?二、明了厦门排水系统历史及现状(一)历史据《厦门市政誌》记载,厦门城于明初建成。古代的厦门岛没有人造下水道,只有“七池”、“八河”、“十三溪”和经雨水、生活污水长年累月冲刷自然形成

5、的水沟,既污染生态环境,乂影响路基稳固。清乾隆32年(1767年),己有古街道25条,至光绪34年(1908年)大街小巷发展到200余条,大部分是粗打块石路面,少数为粗打条石路面。古街道建设的同时,也建下水道,大部分沟墙是砖和石砌成的,盖板用条石。没有下水道的街道,靠路面排水,或任其渗透地下。各街巷下水道依据地势,排向附近的河、池、溪或海域。直至近代,在兴筑道路时注意路面走水,修建下水道。1878年,洋人在鼓浪屿修建了第一条下水道。[2]厦门岛的近代市政建设,始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1920年厦门规划了老城区建设,重点防风暴潮,中山路一带的排水系统建设

6、标准为百年一遇。“中山路做了一条流通地下水、雨水的排水沟,两米多高、一米多宽,里面可以骑自行车。”文史专家、市博物馆原馆长粪洁说。[3]上世纪六十年代厦门岛在修筑新马路的同时,各条道路根据城市排水的需要,陆续修建了下水道。在整个市政建设中,根据厦门岛的地形,城市排水系统充分利用了岛上的“七池”、“八河”、“十三溪”。即将靖山路以北,思明南路下段及思明北路右侧的污水排入赏笪港;将思明南路和思明北路左侧的污水排入厦鼓海峡。在建设屮山公园时,利用“八河”屮的“狱前河”、“魁星河”等建成面积达4万平方米的公园河;同时,利用“十三溪”屮的“樵溪”、“水磨坑溪”

7、、“带溪”和“双溪”,辟成4条下水道,集雨水、污水于公园河,经斗西大沟排入赏笪港,潮汐涨落,均由斗西大沟进出公园河,从而使公园河具有排污、排洪、蓄洪的作用。(二)现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城市防洪排涝的参数、标准和要求也在不断变化。普如地下建筑、设施不断增多,对城市防御暴雨洪水的设防能力就比过去要有所提高;地表硬化面积越来越大,导致雨水径流系数越来越大,对行洪能力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一些村庄在城市化之后地面排水系统发生变化,需要构建新的行洪体系……但是目前,厦门市的很多防洪排涝设施都是早期规划建设的,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并不适应。以岛内的排洪沟为例,大部

8、分排洪沟都规划设计于上世纪80年代,甚至更早,有的排洪沟已经有七八十岁高龄。三、纵析“不淹”的赣州古城和山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