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

ID:27578541

大小:1.17 MB

页数:43页

时间:2018-12-01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_第1页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_第2页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_第3页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_第4页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_第5页
资源描述:

《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主编彭建刚》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商业银行管理学第三版,中国金融出版社 主编:彭建刚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1世纪高等学校金融学系列教材国家精品课程教材演示文稿(2013版)第十章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一)商业银行管理学本章目录学习指引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阶段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阶段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阶段第四节案例分析复习思考题学习指引主要内容: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阶段;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阶段;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战略;平衡的流动性管理;利率敏感性缺口与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学习重点: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的三个阶段;会计模型和经

2、济模型分析;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第一节商业银行资产管理阶段本节主要知识点:资产管理战略商业性贷款管理资产转换战略预期收入分析及其相关贷款管理一、资产管理战略资产管理战略是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管理的第一阶段。从商业银行的出现到20世纪50年代,各国商业银行大都一直奉行资产管理战略。产生背景商业银行负债来源较为固定,业务范围狭窄,金融市场不够发达。基本思想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重要决策领域不是负债而是资产。商业银行通过仔细管理其资产来满足现金的流动性需求,保证银行取得利润。二、商业性贷款管理优越性商业性贷款

3、安全性、流动性好。商业票据以真实的商业信用作基础,客户归还贷款是有基础的,商业性贷款具有很强的自偿性,在生产力不够发达、银行资本不够雄厚的条件下,是一种适宜的银行经营方式。基本思想商业银行以真实交易为基础,用真实商业票据做抵押,对生产中的流动资产发放贷款。三、资产转换管理产生背景20世纪30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金融市场有了较大的发展,商业银行开始把一部分资金投向具备二级市场的债券以获取所需要的现金。基本思想通过将非现金的银行资产转换为现金以筹集流动资金.优越性减少了商业银行对非盈利性的现金资产的依赖。适当购买有价债券资

4、产可增加银行的利润。使得商业银行资产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四、预期收入分析及相关贷款管理产生背景二战后的一段时期,西方经济迅速发展,许多客户向商业银行提出了中长期贷款和消费贷款的要求。基本思想贷款的偿还取决于借款人在未来的收入,只要预计银行发放的贷款到期能够收回并取得收益,贷款就可以发放。优越性新的资产需求和预期收入理论扩大了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范围,开拓了中长期贷款业务和消费贷款业务。第二节商业银行负债管理阶段本节主要知识点:负债管理战略资金购买管理金融产品销售管理一、负债管理战略产生背景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西方商业银行同时面临资金

5、来源紧张和强贷款需求的压力,于是把对资产负债表管理的重点放在了负债方面,开始实施负债管理战略。基本思想根据其经营目标,开发新的资金来源,对其存款、非存款和资本金等各种不同来源的资金进行适当组合,努力以一定的成本筹集更多的资金。西方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管理的第二个阶段。二、资金购买管理基本思想银行采取主动负债、主动购买外界资金的经营策略,许多商业银行通过在货币市场借款筹集其所需要的流动性资金。优越性银行通常仅在需要时才借入资金,避免了大量的流动性储备闲置。借入流动性的来源和供应者借入流动性的来源:各种非存款借入资金供应者:国内各业金融机构、

6、中央银行、财政机构、国际金融机构以及居民等。资金购买管理(续)资金购买管理在商业银行盛行的重要条件高通货膨胀率状态下的实际低利率甚至是负利率。在资金购买管理过程中,商业银行存在利率风险和资金可得性风险。利率风险:货币市场利率的波动导致借入成本变化。资金可得性风险:某一商业银行最需要借入流动性的时候,资金供应者出于风险考虑,一般不愿向困境中的银行提供流动性资金。三、金融产品销售管理基本思想银行是金融产品的制造企业,商业银行负债管理的中心任务是努力推销这些产品,从而获得银行所需要的资金和相应的效益。金融产品销售管理是负债管理战略的组成部分。

7、从事金融产品销售管理时,商业银行应做到:客户至上,千方百计满足客户各种需要。实现金融产品多元化。树立良好的自身企业形象,做好广告宣传,加强公共关系。第三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阶段本节主要知识点:资产负债管理战略平衡的流动性管理利率敏感性分析与缺口管理持续期缺口管理资产负债比例管理一、资产负债管理战略产生背景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不少国家出现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伴随高通货膨胀率且利率变动频繁,波幅不断扩大。商业银行实现了业务电脑化、综合化和国际化。商业银行利率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日益突出,出现新的表外业务风险。负债管理逐渐成熟。背

8、景提示资产负债管理战略(续)基本思想商业银行改变了过去只偏重于资产负债表一边管理的方式,同时关注该表两边的管理,并越来越重视表外业务的管理,资产管理、负债管理和展幅管理(即利率差管理)有机地结合起来进行协调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