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

ID:2748837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4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_第1页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_第2页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_第3页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_第4页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状况的利益主体分析【摘要】笔者认为,确定利益主体在财务治理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财务治理权配置中最重要的一环。本文从利益主体角度分析了我国财务治理的现状,提出采取多边治理制度安排是改善我国财务治理现状的有效之举。    财务治理是通过财权在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不同配置,从而调整利益相关者在财务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提高公司治理效率的一系列动态制度安排。    一、财务信息的不对称性——财务治理中两类利益主体及其分析    公司治理的核心是公司财务治理。其主体应是代表企业利益的相关者。公司各种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其中主要是财务信

2、息,因此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在公司财务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有些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有些利益相关者只能被动地接受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于一定的手段来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根据对财务信息的影响力,可以把公司财务治理中的利益主体分为两类。    (一)第一类利益主体——依赖公司的内部财务治理保障其利益  所谓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是指限于公司组织边界以内的财务治理;是通过在公司内部合理安排财务权力实现的。公司内部财务治理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机制有着直接的影响,也是第一类利益主体寻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主要手段

3、。大股东、董事会、经理层和公司职工就属于第一类利益主体。他们掌握着公司的控制权,在公司财务治理中居于相对主动地位。  在第一类主体中,掌握控制权的股东处于公司代理链的最初环节,具有最强的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动机。只要在所有权结构中存在明确的股东,那些能行使控制权的股东就是公司内部财务治理的最重要的推动力。然而,我国现有上市公司中的大部分是由原国有企业或政府部门控制的实体重组改制而来的,由于国有股东代表“缺位”和过度的行政干预,公司财务运行机制和运作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转变,突出表现为:与国有股权密切相关的投资、回报、经营、技改、人事、工资等重

4、要决策权,分别由计委、财政、经贸委、企业工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部门以及地方政府分别行使,缺乏统一代表国有股权的国有资本经营管理机构。由于国有股股东代表不明确,所谓的董事会和经理层很难受到严格约束,公司内部财务治理没有原动力。  在第一类主体中,人力资本的最大拥有者——职工所拥有的财务治理权利是最弱的。公司职工的劳动是公司生产经营的必备条件,员工通过提供劳动获取所需的报酬,公司与职工之间因此形成了一定的权责关系与劳动报酬的分配关系。这种财务关系的权力基础是职工拥有劳动力所有权及获得劳动报酬权,公司拥有一定时间内的劳动力使用权。职工有权执行具体

5、的财务活动,表现为有权验收材料、保管材料、领用材料和加工材料等等。总之,职工拥有的财务治理权弱,只拥有很弱的财务活动执行权,几乎不具有控制权和监督权。    (二)第二类利益主体——依赖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来保障其利益  公司外部财务治理是指公司组织边界以外的财务治理,主要是通过签署一系列合约的方式实现的,其目的是保证企业的运行不会降低社会效率。第二类主体由于本身在公司组织中的地位不同于第一类主体,没有权力直接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呈报,但可以质疑和检验财务信息的质量。中小股东(主要是公众投资者)、政府、债权人属于第二类利益主体。他们只能接受或质疑

6、公司的财务信息,处于相对被动的地位,利益容易受到侵害,因此可以认为第二类主体进行公司财务治理的难度大于第一类主体,它主要依赖公司的外部财务治理。  我国的上市公司大多由国企改制而来,是国有股、法人股(实质也属国有股)“一股独大”的股份公司,所有者的代表——董事长和经营者的代表——总经理往往由一人兼任;大股东容易侵占股份公司利益,长期无偿占用股份公司资金,利用关联交易虚增或虚减利润,侵害中小股东的利益。中小股东不具有财务治理的主动权,而且参与成本过高,得不偿失,因此中小股东在利益受到侵害时,只能以“用脚投票”表达自己的意志。  目前,我国有上市

7、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基本在50%左右,而且,其中的企业债券非常少,绝大多数是银行贷款。一般而言,债权人采取与企业签订一系列保护性条款的方式来保障自己的利益,而只有在企业无力偿债的条件下,企业的控制权才由股东向债权人转移。在有限责任制度和企业与债权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这种制度安排对债权人的权益保护是消极的。在有限责任公司制下,“有限责任”给予出资者将企业资产交给债权人而不必偿付全部债务的权利,而“无限索偿权”给予出资者获得潜在收益的最大好处。信息不对称使得债权人无法清楚了解债务人企业的资信情况,并且无法对债务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的监督。当贷款人

8、利用私有信息选择有利于自身效用而不利于债权人的各种行为(如债务人违反债务契约,擅自改变资金用途,从事高风险投资,转移资金,弃债和逃债等),将严重影响债权人的利益。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