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7464887
大小:70.04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2-03
《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试论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摘要:我国在新《公司法》中引进了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旨在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公司法人格否认是对公司法人格制度和股东有限责任制度的补充和矫正,在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的过程中,应当以必要为限,并且应当经过审判程序,保障相关股东充分的诉讼权利。关键词:公司法人格否认;股东有限责任;债权人分类号:D92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23-0102-02一、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的前提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又称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是指为阻止公司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就具体法
2、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公司与其背后的股东各自独立的人格及股东的有限责任,责令公司的股东(包括自然人股东和法人股东)对公司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以实现公平正义目标之要求而设置一种法律措施。公司法人格否认是针对公司的独立人格与股东有限责任所提出的一个概念。公司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是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鼓励了创业者和投资者的经营活动,有助于社会效率的提高,具有巨大的价值。然而,法人人格的独立性和股东的有限责任同时也是一把双刃剑,在国内外的公司发展历程中,均出现了大量的股东滥用公司的独立人格来侵害利益相关者的权益的情况。为了规制同样存在于我国大量的
3、滥用公司法人格的行为,我国新公司法在第20条第3款明确规定“公司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第64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与股东自己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时至今日,公司法人格否认或者说揭开公司面纱规则已为两大法系所共同认可,并适用于各国的司法实践中,有效地矫正了滥用法人独立人格的现象,维持和推动了公司制度的健康发展。学者一般认为公司法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是一般原则,而公司法人格否认应当是例外情况。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表明了法律的这样一种价值取向,即:法律
4、应当充分肯定公司人格独立和股东有限责任的价值,将维护公司的独立人格和股东的有限责任作为一般原则;同时,又不能容忍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的地位和股东的有限责任,损害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如果出资者一方面享有法人独立人格所赋予的投资者有限责任,另一方面却没有足额出资或无视法人的独立人格而滥用法人人格,那么,债权人就应当享有请求司法机关否认该法人人格,责令出资人对法人债务负无限连带责任的权利。因为既然出资者不愿足额出资或者放弃法人出资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管理权,那么出资者也就不应当享有法人制度给他提供的仅负有有限责任的优势法律地位,即法人一旦丧失其独立人格特性,法律就应当否认已丧失
5、独立人格的法人的独立民事主体资格,将原来法律赋予法人人格而给予出资人的诸如有限责任等优越的法律地位重新归还给债权人,是法人外壳背后的出资者以个人财产直接对债权人承担清偿债务责任。在现代公司法理念中,一方面人们充分地注重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价值,尽可能条件宽松地赋予投资者以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保护,尽可能赋予更多的公司形态以股东有限责任的法律特征,尽可能在自由资本的理念下满足投资者对于有限责任的法律要求;另一方面,人们也在尽量避免股东有限责任的不利影响,尽可能要求获得有限责任保护的股东,与其公司保持界限分明的分离状态,尽可能约束获得有限责任保护的股东,不去损害公司的独立人格
6、、独立资产乃至独立责任,尽可能限制股东凭借有限责任的保护而肆意妄为地损害社会。二、公司法人格否认适用中存在的问题自2005年《公司法》在第20条第3款和第64条引入了公司法人格否认制度之后,一些案例中均适用了这一制度。然而,适用中不乏存在一些问题。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对“中国信迗资产管理公司成都办事处与四川泰来装饰工程有限公司、四川泰来房屋开发有限公司、四川泰来娱乐有限责任公司借款担保合同纠纷案”所作出的判决书的部分内容为“该公司利用公司独立人格来逃避债务,违背了法人制度设立的宗旨,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故装饰公司的债务应由娱乐公司和房屋公司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7、虽然四川高院对该案件的判罚进行了公司法人格否认的相关解释,但最后判案时援引的却是民法基本原则中的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而该案对于公司之间人格混同的情形进行论述,简要阐述公司法人格否认的法理,其目的不是为了直接适用2005年修改的公司法的相关规定,而是为了证明实际控制人无视三公司的独立人格,滥用对公司的控制权,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和公平原则。这也正说明了法官可能认识到相关案件或许可以适用公司法人格否认,但仍然对此制度心存疑虑,不敢具体灵活地适用。在实践中,各种控制股东的滥用公司法人资格,欺诈债权人的情况比比皆是,并且手段层出不穷,表现各异。在对相关案件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