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

ID:27338999

大小:10.34 MB

页数:104页

时间:2018-12-01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_第1页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_第2页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_第3页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_第4页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地震工程地质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章 地震工程地质第一节概述地震:在地壳表层,因弹性波传播所引起的振动作用或现象。构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震诱发地震按成因分类浅源地震:0<70km大陆地震多属此类,占73%,30km以内更多中源地震:70~300km占23%深源地震:>300km占4%,最深达720km震源深度大地震:M>=7级强烈破坏地震中地震:7>M>=5破坏性地震小地震:5>M>=3,2-4级有感地震微地震:3>M>=1超地震:M<=1按地震M级大小构造地震最严重一类,数量多规模大,波及面广,破坏性大,世界90%以上属于此类。本章介绍此类地震及水库诱发地震。据统计,全世界

2、每年大约发生几百万次地震,人们能感觉到的仅占1%左右,7级以上强烈破坏性的灾害性地震每年多则二十几次,少则三、五次。我国位于环太平洋和地中海一南亚两个地震带之间,是一个多地震活动的国家。在我国三千多年的历史资料中,记录地震近万次,其中上世纪以来破坏性地震达6000多次;据1200~1989年资料统计,7级地震147次,8级及其以上巨大地震共19次。建国以来发生>=7级的地震12次。我国地震分布以西南、西北、华北、东南沿海和台湾省区破坏性地震最多。其中台湾尤甚,大震多,频度高;新疆和西藏次之。若以地震烈度6度为轻微以上破坏性标准,我国约575万平方公

3、里属于轻微以上破坏区,其中,宁夏、兰州、海口、北京、太原、大同、西安、昆明、天津、呼市、汕头位于8度区。一次6级地震可释放6×1020尔格的能量,大致相当于30~40万吨TNT炸药的巨大爆炸,7级地震可释放2×1022尔格的能量,8级地震可释放6×1026尔格的能量。可见地震释放能量之大。而且绝大部分能量的集中释放,于数秒种内完成。因此,地震灾害的猝发性和惨重性往往给人类生命以极大威胁,造成经济财产巨大损失。据美国联邦政府统计,仅二十世纪以来,全世界就有12O余万人遇难于地震灾害;五十年代以来,全球破坏性地震造成的经济损失已逾2000亿美元。地震灾

4、害是最重要的自然灾害之一。中国的地震灾害又居世界之首。在我国历史记载中,1556年陕西华县地震8级死亡人口达83万;1920年宁夏海原地震死亡人数也超过20万。令人痛心的1976年唐山地震7.9级,死亡24.2万多人,工业城市毁于一旦,直接经济损失100亿元,为世界地震史所罕见。还有66年的邢台地震,70年通海地震,75年海域地震。(我国这些地震震源深都在13km左右)。我国有3000多年地震记录历史,发明了地震仪,编制了地震区划图,制定了抗震规范,建立了地震监测台网,组建了诸多地震研究工作机构及一大批从事地震的科技工作者。工程地质研究:区域稳定性

5、问题,建筑抗震,建筑场地选择,地震稳定性,抗震措施工程地质论证——为规划设计提供依据。(南投集集镇)地震前后水平位移监测结果(GPS)地震前后垂直位移监测结果(GPS)地震引起大坝破坏(台中石岗)地震引起大坝破坏(台中石岗)地震引起埠丰桥断裂,河床抬高8m,形成叠水(石岗)第二节地震基础知识一、几个概念:1、震源:地震发源地(能量E、深度H)2、震中3、震中距4、震源深度5、地震区(烈度>6度区);地震作用;远场(烈度衰减2度以上)近场地震6、地震波:质点振动,弹性波,能量传播,产生振动(地震力),破坏源动力,信息载体,透、反、折射传播。体波:通过

6、地球本体传播的波面波:体波经过反射、折射后,在介质的界面或自由面(如地面)传播纵波(P):压缩波,对应于介质体应变,三维扩散横波(S〕:剪切波,对应于切应变,二维扩散破坏性最大体波瑞利波(R):质点在XZ面上椭圆滚动前进勒夫波(Q):质点在XY面上曲线前进面波(L)瑞利波振幅A周期T波长波速VP波最小最短最短最快S波最大长长慢R波、Q波最大最长最长最慢地面为自由界面,建筑位于其上,该面只存在面波,它对建筑的基础破坏性大;体波对建筑破坏性最大,P波能量最大,S波及L波波长大,使建筑慌动最大。地震部门最关心P、S波。勒夫波一般情况下,一般地震表面秒

7、,对建筑界面,P波先到达,然后是S波,最后L波。7.震级(M):是衡量地震本身大小的尺度,由地震所释放出来的能量大小所决定。M=LOGAA:距震中100公里处标准地震仪在地面所记录的震波最大振幅。(微米)标准地震仪:自振周期0.8秒,阻尼比0.8,最大静力放大倍率为2800。能量E(J)与震级(M)关系:理论上M无上限,实际上,因地壳岩石强度有限,即累积应变能有限,目前最大M为8.9级。logE=4.8+1.5M8烈度:一次地震于某地地面震动强烈程度。与地震释放的能量大小、震源深度、震中距、震域介质条件有关。一次地震只有一个M,但有不同I。震中烈度

8、用I0表示。震源深度和震中距越小,地表岩土越软弱,地震烈度越大。浅源地震(据152次大震统计)震级与烈度的关系:M=0.6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