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6711739
大小:1.24 MB
页数:19页
时间:2018-11-28
《大义国中陈素锦制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大義國中陳素錦製作唐山過台灣,心肝結歸丸。六死三留一回頭。過番剩一半,過台灣無底看。紅柿上樹頭,羅漢腳就目屎流。娶一個某,卡贏三仙天公祖。有唐山公,無唐山媽。來台祖籍:1.福建—占83.7%。泉州(45%)漳州(35%)汀州(1.1%)2.廣東—占15.6%潮州(3.6%)惠州(4.1%)嘉應州(7.9%)3.閩粵以外各省—1.3%歷史的軌跡1684年(康熙二十三年)納入中國版圖1874年(同治十三年)牡丹社事件,日本侵台。1884年(光緒十年)中法戰爭,法國封鎖台灣北部。1885年(光緒
2、十一年)台灣建省,首任巡撫劉銘傳。1860年(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清廷失敗,台灣開港(淡水、安平、雞籠、打狗)通商。1895年(光緒二十一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簽訂馬關條約,台灣割讓日本。清領初期對台重要政策海禁政策對象:明鄭王朝措施:1.片板不許入海粒貨不許越界2.閩粵沿海遷界30里解除:明鄭滅亡後渡台禁令原因:防止反清勢力再起及海盜。措施:1.渡台需申請證照。2.不得攜帶家眷。解除:牡丹社事件後(1875)影響:1.台灣男女比例失衡。2.羅漢腳多。3.台灣人有平埔族血統者多(約1/4)。牡
3、丹社事件石門古戰場排灣族原住民於高處滾下石頭抵抗日本攻擊。日軍被石頭擊中的慘狀原住民政策清領初期—劃界封山(界石、土牛溝)沈葆楨—開山(北、中、南三路)撫番(撫墾局、番學堂)(牡丹社事件後)劉銘傳—剿撫兼施(樟樹開採利益)水利設施瑠公圳:郭錫瑠興建—灌溉台北盆地八堡圳:施世榜興建—灌溉彰化平原曹公圳:鳳山知縣曹謹興建—灌溉高雄地區彰化縣二水鄉八堡圳水圳利益移民多種稻米,需水灌溉。多為合資興建提高農田單位面積產量讓灌溉區稻米年可二穫荒埔旱地變良田沃野高雄縣鳳山市曹公廟社會現象1.反官事件多—「三
4、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原因:(1)吏治不良、軍紀敗壞。(2)祕密結社盛行,會黨林立。2.分類械鬥多:原因:(1)族群複雜。(2)語言及風俗習慣不同。(3)爭水、爭地。族群—閩粵械鬥、漳泉械鬥。行業—西皮與福祿派械鬥(宜蘭北管)。姓氏—廖鐘李三姓械鬥(雲林西螺)。社會現象3.羅漢腳多,成治安隱憂。原因—渡台禁令。4.收養風氣盛(養子、養女、童養媳、螟蛉子…)。5.社會風俗及生活習慣,仿原鄉方式。6.公共衛生不良,傳染病(瘧疾、霍亂、痢疾)流行。7.吸食鴉片盛行。三大民變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
5、乾隆年間:林爽文(天地會)事件同治年間:戴潮春(八卦會)事件高雄縣內門鄉朱一貴紀念公園經濟發展對外貿易主要貿易區進口商品出口商品組織港口清領前期中國大陸紡織品日用品藥材稻米蔗糖鹿皮行郊台南鹿港艋舺清領後期茶:美國南洋蔗糖:日本澳洲大陸樟腦:歐美日本鴉片紡織品茶蔗糖樟腦洋行安平打狗淡水雞籠行郊以貿易地區分「北郊」:貿易區為上海、天津、煙台等華北地區。「南郊」:貿易區為泉州、廈門、金門等華南地區。以貿易商品分糖郊、布郊、油郊、紙郊…。著名行郊淡水三郊、鹿港八郊、府城三郊。商
6、行的變遷行郊的功能:1.制訂商品價格2.排解糾紛3.解決運銷事宜4.參與慈善事業5.主持祭祀事宜開港通商後,行郊漸沒落,洋行崛起。著名洋行:怡和洋行(英國)、德記洋行(英國)、東興洋行(德國)。領事館的興建(保障洋人在台各項權益)社會變遷清領前期開港:北:八里坌五虎門中:鹿港蚶江(晉江)南:鹿耳門廈門中部:未開通商口岸,濁水溪改道,河道淤積,鹿港逐漸沒落。北部:八里坌→新莊→艋舺→大稻埕大稻埕:茶葉集散及製茶中心,日治前成為台灣第二大城,人口僅次於台南府城。茶葉及樟腦的外銷使得政治中心由南
7、部移往北部。正港與副港安平(正港)—後為打狗(副港)取代。淡水(正港)—後為基隆(副港)取代。文化教育教育:官(官員)紳(士紳)合辦。民學:書房、私塾‥等,以培養學童讀寫能力為主。書院:以培養科舉考試學力為主。義學:貧寒子弟就讀社學:原住民就讀西螺振文書院宗教信仰原鄉信仰:泉州人—保生大帝漳州人—開漳聖王潮州人—三山國王共同信仰:媽祖關聖帝君土地公王爺百姓公本土化信仰:各族群融入台灣社會後,祖籍神信仰範圍擴大,不再是特定族群的信仰。唐山祖—祭祀同鄉同姓中的顯赫人士。開台祖—後代子孫
8、祭祀第一位來台祖先。重要民俗活動廟會活動1.東港王船祭2.宋江陣、獅陣3.媽祖、王爺進香元宵節活動1.平溪放天燈2.台東炸含單爺3.鹽水蜂炮中元節活動1.基隆中元祭2.頭城(恆春)搶孤高雄縣內門鄉宋江陣雲林縣北港鎮媽祖進香傳教士東來傳教士建教堂、設醫院、辦學校、傳福音。注重原住民宣教工作。馬雅各—基督教長老會,台灣宣教之父,在台南傳教。甘為霖—基督教長老會,在台南傳教。建立台灣首座盲人學校。馬偕—基督教長老會,在淡水傳教。興建牛津學堂、淡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