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

ID:25891310

大小:74.66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1-23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_第1页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_第2页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_第3页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_第4页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教育学简答题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汇总,会考到原题!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考点梳理:1.这34道题是根据这几年上课和教研的经验总结的;2.这不是押题,因为押题还需要对真题的研究、命题规律的把握、过往考题的筛选等;3.如果答案有和你之前背过的答案不一致的,考试时间又临近了,可按你之前背过的来回答。不必紧张或焦虑,考试时都能得分。4.欢迎大家转发收藏。教育学17题一人身心发展的规律1.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发展的顺序性、循序渐进性地促进学生身心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年轻一代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关键期】4.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教育要适应年轻一

2、代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做到因材施教。二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1.遗传及其作用2.环境及作用3.学校教育及作用4.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三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四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1.学生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个体2.学生个体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3.学生身上蕴藏着巨大的潜能4.学生的成长需要人文的关怀五教师

3、的职业素养1.思想道德素养2.知识素养3.能力素养4.心理素养5.身体素养六新课改背景下教师角色的转变1.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研究者。4.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七新课程的结构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八新课改背

4、景下的教学观1.教学是课程创生和开发的过程。2.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3.教学过程重于教学结果。要重视客观真理,但更重视获得真理的过程。4.教学更关注人而不只是学科。九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1.备课2.上课3.作业检查与批改4.课外辅导5.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十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3.教学过程中知、情、意的统一4.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动性相结合十一常用的教学原则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巩固性原则4.循序渐进原则(系统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理

5、论联系实际原则十二一堂好课的标准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组织严密7.课堂气氛热烈十三班级授课制的评价班级授课制的主要优点:(1)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地培养人才;(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3)有利于发挥班集体的教学作用不足之处:(1)不利于因材施教;(2)不利于学生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培养;(3)教学形式缺乏灵活性十四新课改背景下的评价观1.评价目的是促进发展。淡化甄别与选拔功能,实现发展功能。2.评价内容多元化。提倡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共同参与到评价过程中,3.评价方式多样化。定性和

6、定量相结合的评价。4.评价主体的多元化。5.更注重评价过程。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十五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特点)1.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十六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十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2.班主任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指导者3.

7、班主任是联系班级中各任课教师的纽带4.班主任是沟通学校与家庭、社会的桥梁5.班主任是学校领导实施教学、教育工作计划的得力助手和骨干力量心理学16题一影响遗忘的因素1.时间因素的制约。2.识记材料的重要性,或者识记者的态度。3.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4.识记材料的学习程度。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二防止遗忘的方法1.及时复习。2.合理分配复习时间。3.分散复习与集中复习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5.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复习。6.尝试回忆与反复识记相结合。三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1.定势与功能固着2.问题情境3.原型启发4.已有知识经验5.情

8、绪与动机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一)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1.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2.给学生留有充分选择的余地3.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二)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1.保护好奇心2.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三)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