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829464
大小:58.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1-23
《高职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内涵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职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内涵研究高职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内涵研究1会计专业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会计专业是培养企业经济管理人员的重要平台,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20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会计专业在各大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广泛开设,经久不衰。2013年全国879所本科院校中有531所开设了会计专业,占院校总数的60%;截止至2014年7月,全国有高职院校1327所,而开设会计专业的高职院校占七成以上。根据最新的统计数据,会计专业位居全国热门专业排行榜的前十名,毕业生人数位居全国第六,2015年有4万余会计毕业生步入社会。
2、在专业快速膨胀的过程中,相关问题也渐渐浮出水面,就业难是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之一。究其原因,国内多数高校会计专业建设雷同,授课内容不能对接企业需求,缺少创新和特色。具体体现在如下方面: 1.1创新动力不足 会计专业历史悠久,已经沿袭了一整套成熟稳定的方法体系,根深蒂固,很多院校的会计专业都是省级示范专业,甚至国家级示范专业,改革主观动力不足,致使专业发展与社会需求脱节。 1.2专业建设趋同性明显 首先,受专业特性以及自身经济条件的影响,绝大多数院校会计专业以理论教学为主,实践教学为辅,实践教学主要表现为校
3、内实训,学生缺少实际工作环境的历练,动手能力差,行业经验严重缺乏。其次,学校注重专业知识传授多于人文素质的培养,注重实践技能的培养多于职业精神和道德的熏陶,专业普遍缺少文化底蕴;最后,课程体系老旧,各大院校会计专业课程设置趋同,不能与时俱进地将信息化技术融入,缺少创新性。 1.3供需不匹配,会计专业人才职业胜任力差,不能很好地服务经济发展 新的经济形势赋予了会计新的职业特征,对会计人员也提出了更高的职业要求,如突出了非智力因素,凸显了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等等。而这些往往是各大院校会计人才所欠缺的。从本质上说,
4、这些素质很大程度上依赖从业经历,学生有了一定时间和岗位的磨炼,才能从真正理解会计工作的内涵,理解作为一名合格的会计人员应具备怎样的基本技能与素质,同时将岗位需要变成自觉行为习惯。 2创建特色会计专业的意义 面对新形势下的人才需求和会计专业存在的种种问题,重新定位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向和标准,创建特色专业成为新时代的新选择。 2.1会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自上个世纪以来,会计专业就因其就业面广,在各管理领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而成为各大高校、职业院校、岗前培训班以及社会大众升学就业追捧的对象。根据权威调查数据
5、,80%以上的综合类大学和高职院校开设了会计或会计相关的专业。然而,专业建设的趋同性和理实脱节造成了会计人才供需不匹配,适销不对路,必然造成产品积压,专业发展凝固,导致两难的尴尬局面: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会计人才;另一方面大量会计专业毕业生无法就业。因此,改革专业发展的思路,以企业的真实需求为标准,打造会计人才精品,优质品是会计专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2.2提升人才质量的重要依托 专业建设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方式、手段,影响人才结构和人才素质。2014年12月初,教育部发布了《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
6、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以习近平总书记为代表的多位国家领导人均强调职业教育发展要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坚持以提高质量、促进就业、服务发展为导向;坚持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等等。因此,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技术技能人才层次、规格、知识和能力的新要求,必须重新架构专业设置,提升专业建设对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和支撑作用,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核心任务。 2.3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 作为任何企业都无法脱离的重要管理手段,会计工作的内容和性质决定了其在企业管理
7、中不可或缺的地位,财务是一个企业的命脉和生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会计人才是推动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高校是培育会计人才的熔炉,专业建设好坏直接影响着产品质量的高低,影响着企业经营效率与社会经济发展上升通道的顺畅与否。特别是当前,转型形势逼迫下,企业对会计人员的经营管理素养要求更高。踏实做好会计专业建设,将课程设置,教学目标,人才培养与企业需要和经济发展需求准确对接,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充分释放人才红利,促进经济发展,成为会计专业建设的关键因素。 3特色会计专业建设的原则与标准 明确特色专业建设原则,标准,
8、是正确理解特色专业建设的内涵,做好相关工作的基础。 3.1原则 3.1.1适应性 建设特色专业一定要以适应性为前提,避免单纯追求高、大、上而造成的不切实际与资源浪费。一方面要考虑院校自身的特点、条件,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和建设目标,采取力所能及的建设手段和方法,保证特色建设的切实可行;另一方面特色建设要能够体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学科特点,能够符合内外部环境变化和人才的社会需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