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773744
大小:72.00 KB
页数:40页
时间:2018-11-22
《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4【最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计划和个人心得关键词: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目标;个人心得对于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这个专业,一开始我对它的认识非常少,就认为它只是保护森林的。但随着来到了大学后,特别是听了导师对专业的介绍和分析后,我对该专业慢慢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和了解。也认识到自己对该专业的认识是太过肤浅了。现在我对该专业也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下面就是我对林资这个专业的新的理解: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是在高等林业教育拓展传统林学专业,同时亦是在生态旅游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式下应运而生的一个新兴专业。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
2、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地位体现在为既服从于目标,又指导着各课程。能较好地协调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开发利用关系,从而培养具有一定森林资源保护与生态旅游经营管理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的高级技术人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旅游业已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产业。森林旅游的兴起,在全国的旅游业中,更是成为一个异军突起、势头强劲、方兴未艾的“朝阳产业”。为适应森林旅游的快速发展,解决森林旅游与森林保护所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就应运而生了。专业培养目标是专业人才培养的基本目标,它服从于教育目标,指导课程教学目标,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和
3、地位。专业培养目标必须服从于国家的教育目标。国家教育目标是教育满足社会、国家需求和人才培养素质要求的宏观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新世纪高等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它对本专业的各课程目标具有指导意义。但全国的各间大学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的培养计划却不尽相同。如1998年四川农业大学林学专业森林游憩方向的培养目标,主体是执行林学专业的培养目标,但在课程设置上作了一些调整,主要以旅游管理专业的一些主干课程取代林学专业的某些主干课程,在培养目标上未能有较大突破。这一做法一方面借鉴了林学专业的许多经验,避免了从
4、零开始,另一方面则在专业培养目标上显得特色不够突出。到2001年,正式提出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培养目标,其主导思想是以培养学生掌握森林资源保护的基本理论和技能为主导,同时也培养具备一定森林游憩知识的本科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偏向森林资源保护方向,或以森林资源保护与森林游憩并重。同济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特点是以各类旅游区建设规划设计与旅游企事业经营管理,毕业生擅长风景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设规划。北京林业大学和东北林业大学的森林旅游专业只要侧重于森林旅游资源的开发、评价和管理。等等虽然各大学对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的培养
5、目标不尽相同,但他们也有着本专业的共同点:本专业培养具备生态学、地理学、旅游管理学、森林游憩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知识,能在林业、旅游、城建等部门从事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旅游、森林公园及森林游憩资源规划设计的高级技术人才。都要求本专业的学生主要学习生态学、地理学、森林资源保护、旅游管理和森林游憩资源评价与规划设计等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森林资源保护、开发、利用和森林游憩业等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森林资源保护、森林生态公众教育、森林游想市场运营与分析、游憩资源经营管理和协调森林游憩与森林资源关系的基本能力。森林资
6、源保护与游憩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和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第一,培养学生保护森林资源,保护森林游憩环境等的“大保护”意识。培养学生的强烈的保护意识,并能在生态旅游的经营管理中起指导作用。第二,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和协作能力。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实习基地能得到切切实实的实践锻炼。这种实践,绝非走马观花式的实习,而是踏踏实实、真真切切地融入森林游憩景区的经营管理活动之中。第四,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生态旅游经营管理的理论和技能。这主要是通过具体的课程体系的构建来完成,是培养该专业学
7、生基本业务素质的主要内容。培养的毕业生应具备以下知识和能力:1、掌握森林资源的基本知识、理论及森林资源保护的相关原理;2、掌握森林游憩资源的评价、开发及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的规划设计知识及管理原理;3、具备旅游企业管理、旅游产品开发及市场营销的基础知识;4、熟练掌握森林旅游相关业务、组织旅游接待及导游解说的相关技能;5、熟练掌握外语、熟悉计算机操作、能利用外语、计算机开展相关的业务;6、有较强的调查与研究、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以及开拓创新能力。等等森林资源保护与游憩专业培养目标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稳定性、灵活性、
8、生态性和实践性等方面从稳定性来看,专业培养目标必须具有相对稳定性,朝令夕改会带来教学秩序的混乱。培养目标的确立和执行是需要一个过程的,通过一个阶段性的实践过程,才能发现个中的不合理因素而有针对性地加以调整。从灵活性来看,培养目标不应是机械、僵硬的,更不是一旦制定就一成不变。它必须依据教育对象的特点、社会发展的需要等条件的变化,以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