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

ID:25702377

大小:59.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22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_第1页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_第2页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_第3页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_第4页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_第5页
资源描述:

《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大班额条件下的作文教学面面观毕业云阳县实验小学:许勇军长期以来,习作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历来被广大语文教师、学生家长所看重。由此1来,教师的习作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很自然成为学生、学生家长及同行衡量1个语文教师水平高低的重要尺度。然而,反观现实,无论是教师的“教”,还是学生的“写”,都无1例外地呈现1个“难”字,形成教师“难”教,学生“难”写的“两难”局面。尤其是在班额较大的情况下,教师有限的精力,更是让习作教学无从着手。为此,笔者就“大班额条件下的习作教学”进行了1些尝试,现小结如下:1努力培养学生习作的动力源——

2、激趣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中产生的。”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也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剖析上面两句话,我们不难发现,兴趣对1个人走向成功是多么的重要。而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能写,善写,必须要让学生对“写”产生兴趣。那么,兴趣该如何培养呢?(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外在环境因素心理学研究表明:师生关系的好坏,人际氛围的和谐与否,将直接影响1个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也决定学生

3、是否将学习的动力投向于你。倘若,1个教师能够以人为本,进行人性化管理,俯下身来呵护每1颗童心,再加上自己幽默、风趣的个性特点,那么,这样的老师定会成为学生的朋友,成为学生心中的偶像;进而对你的所作所为特别留意,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对你布置的任务尽最大努力完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首先要用自身良好的师德形象,渊博的知识内涵,幽默、风趣的个性特点去吸引学生,让他们仿佛变成磁铁周围的铁屑,围绕你转;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营造师生、生生之间和谐的人际氛围。最终使师生、生生感觉生活在其中乐趣无穷。只有这样的师生关系,这样的交往氛围,才

4、可能让学生从内心深处产生习作兴趣。大学排名(2)、抓好起步,搞好过度,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重要环节时下,教育圈内流行这样1句话:“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意在表明,要重视孩子接触新事物的起步阶段。无论是培养哪1种兴趣爱好,都应该在孩子接受训练之初,注重对他的引导、教育,使之产生兴趣。其实,学生习作也1样。在小学12年级时,学生无论是在平时作业,还是在考试时,往往以“写话”居多,并没有涉及大篇“习作”。而进入3年级后,老师便开始要求学生“写日记”,让他们提起笔来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甚至是所感了。简言之,就是在开始学写作文了。

5、此时的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重视对学生的习作训练,同时要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入门,按“1句话——1段话——1小篇”的训练程序,让学生起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要对学生的习作提出过高要求,只要能写清基本情况就行(诸如:写人物时,写出人物的姓名、年龄、职业、个人爱好等;写事时,写出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等)。不要考虑错别字,不要考虑遣词造句,不要考虑表达方法,更不要考虑布局谋篇、主题思想等等。对于起步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千万不能操之过急,以免在这类学生心目中形成1种压力,形成谈“习作”色变的局面,从而对作文彻底失去兴趣。在这个阶段

6、,教师要做的是:花大力气去倾听学生的心声,去发现学生中不良的习惯,去纠正习作中不规范的地方,去引导学生慢慢学会习作。如果学生写出来1篇较好的习作,教师1定要充分利用它,将习作在班上念1念,再发给1份小小的奖品,然后当着孩子的面通报给家长,甚至推荐到校报或投寄到杂志社等。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让该生心中,甚至是在班集体产生中巨大的动力,使之形成“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为提高全体学生的习作水平,提供强大而持久的动力。(lw.nSeAc.编辑发布)(3)、课堂教学巧渗情感因素,激起情感共鸣,是培养学生习作兴趣的良好机会语

7、文教学的大部分时间,是教师带领学生去学习、领悟1篇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其过程就是学生、教师与文本对话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在备课时,1定要全身心投入,走进文本世界,将的写作意图,流露情感挖掘得淋漓尽致;然后走进课堂运用恰当的方式,创设情景,激起学生的兴趣,然后以1个引导者的身份,带领学生将文本世界内的情感因素挖掘出来,于无声息处渗透,让学生悄然感受到1股发自内心的情感,达到不吐不快的程度。曾记得,我在教学《地震中的父与子》时,首先通过谈话,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然后对“父亲在废墟中徒手挖掘,历经38小时,终于救出孩子”这1

8、部分,进行仔细推敲,反复研读。在读中感受父亲的执着,感受父亲的坚毅,也感受着父亲那份深沉的爱。紧接着出示朱自清的《背影》1文(摘选),让学生再次受到“真爱”的熏陶,领会深沉的父爱。最后,我又让学生联系自己生活实际,谈谈自己的父亲有哪些关爱自己的行为。此言1出,教室里仿佛平静的湖面投进了石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