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

ID:25561333

大小:53.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1-21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_第1页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_第2页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_第3页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_第4页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有关加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之我见论文论文关键词:网络德育;思想政治工作;挑战论文摘要:文章从网络特点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指出目前我们网络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高论文关键词:网络德育;思想政治工作;挑战论文摘要:文章从网络特点入手,分析了当前网络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指出目前我们网络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提出如何更好地加强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NIC)的最新调查表明,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21—35岁的青年人占79.7%,上网用户学历为大专以上者占8

2、9%。网络时代的高校,“无处不网,元时不网,无人不网”,网络在改变着象牙塔内学子们的学习、生活模式,影响着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因此,如何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摆在我们高校学生管理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一、网络给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一)网络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机遇第一,网络突破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空界限。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集中在同一地点、统一时间,进行同一主题的教育,容易受时空限制。而网络是全天候开放的,交互式的远程信息交流,易于超越时空界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更为广阔的传播途径。在网络中学生可以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可以迅速

3、了解到国内外正在发生的政治、经济、生活各方面的信息。在这种网络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是最贴近大学生思想脉搏的。不仅如此,它还使原来相对狭小的教育空间,变成开放性的教育空间,使原来教育内容滞后于学生思想的不同步现象,变得更具针对性、时效性、前瞻性。从这个意义上讲,网络空间有多大,思想政治教育的空间也就有多大。第二,网络环境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目前,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还是沿用“一支笔、一本书、一块板”的课堂教学模式,或是“听报告、开大会、读报纸”的方式,教育者拥有信息资源的局限性,表达手段的单一性,使思想政治工作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4、。思想政治教育是个性特色很强的教育,需要一对一的教育,而网络特有的信息集成性、双向交流性和可选择性,为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个极具个性特色的教育环境,学生可以在不受外界控制的情况下,自由交流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意见,真正实现畅所欲言。网络还可以使教育者与学生形成协同学习的模式,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以及双方在教育过程中地位平等、民主,使彼此成为相互信赖的“网友”。网络的匿名性使教育者能够了解到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对于学生思想、学习和生活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在网络上组织讨论。会收到一般的班会和面对面谈心不可比拟的良好效果。第三,网络环境拓展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网

5、络信息量大、速度快,影响力远大于过去任何一种传播手段。学生只要上网,便可方便地获取大量信息,又可与外界自由地进行思想交流,足不出户就能了解世界。可以说,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意味着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现代化。此外,网络提供文本与超文本,具体与抽象的知识技术和声、像、文字的结合,增加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感染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大容量、大口径的信息输出,极大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效果及覆盖面,能够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的转变。(二)网络同时也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第一,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污染严重。不可否认,大量的网上信

6、息为人们学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除了有益信息外,还有各种各样的黄色暴力信息。据有关专家调查,网络上非学术信息中47%与色情有关,每天约有2万张色情照片进入互联网。一些自控力较弱的青少年往往出于好奇或冲动心理去寻找色情暴力信息。由于网络具有传播速度快、手段隐蔽等特征,一些不良信息扩散的范围为人们始料不及。统计资料显示,60%的青少年是无意中接触到网上黄色信息的,而接触过黄色信息的青少年90%有性犯罪行为或动机。不良信息对青少年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第二,网络对大学生情感、心理健康、人际交往产生负作用

7、。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具有导致行为主体冷漠的倾向。一方面,网络间的交往是在虚拟情形下进行的,人与人之间不是面对面、实实在在的交往,而是人机交往,人人都可以在网络中成为“隐形人”。这种情况长期下去,必然会使行为主体冷漠,人际关系淡漠,人际距离疏远,使人产生孤独、苦闷、焦虑、压抑,甚至情绪低落、消沉、精神不振等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网络上时常出现虚假信息、篡改数据文字、网上盗窃、传播病毒、侵犯知识产权等网络犯罪和不道德行为,也会使人觉得交往安全感下降,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难以维系,从而产生多疑、恐惧、防范等心理,最终加剧个体行为麻木、冷漠,并产生心理疾病。第三,意识

8、形态、文化渗透形势严峻。在目前的国际互联网的信息中,95,以上的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