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5077381
大小:5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7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三“导”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课堂教学中的三“导”论文“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叶圣陶老先生在这里很巧妙地为我们指出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在令学生运其才智,勤其练习,领悟之源广开,纯熟之功弥称,乃为善教也。”叶圣陶老先生在这里很巧妙地为我们指出了教师在施教过程中所处的“主导”地位。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教育教学的技巧和艺术就在于,要使每个儿童的力量和可能性发挥出来,使他享受到脑力劳动中成功的乐趣。”其实,这种春风化雨
2、却又不着痕迹的艺术,其中也蕴涵着一个“导”字。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怎样正确理解、把握和运用好这个“导”字呢?一、“导”之含义通常,在课堂教学中,这个“导”字,一般是指“引导”,但还应该包括另外两种含义,即“疏导”与“指导”。1.引导。古希腊教育家苏格拉底把“引导”的作用比喻为“产婆”的作用:“我不是授人以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生的产婆。”采用“产婆术”教学,不直接把结论教给学生,而是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这便是“引导”的最初来源,也是我们对“导”的最初诠释。引导的方式方法很多,下面是几种常用的方法:(1)巧用修辞。有教师在教授《威尼斯的小艇》这
3、一课时,利用课文中将小艇样子形象化地比作“新月”这一特例,分别以“小艇的样子”与“行动迅速灵活”这两大特征为原材料,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展开联想,发表见解,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得到激发,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整个思维一体化训练就此展开。“引导”的确是将学生思维与知识系统相互承接起来的纽带与桥梁。(2)逆向引导。一位教师讲授《威尼斯商人》一课,当课文接近尾声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夏洛克明明借给安东尼奥三千块钱,就因为契约写得不严密,反而被法庭判得倾家荡产,这合理吗?”顿时,学生们议论纷纷,教师借机进一步引导:“确实应该承认夏洛克很倒霉,那么面对鲍西亚
4、的步步紧逼,夏洛克怎样做才能反败为胜呢?”学生们陷入了深思,教师点拨:“恐怕要从血和肉的关系上下功夫。”课堂气氛顿时沸腾起来。接着,教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鲍西亚要求割肉时不能多于或少于一磅的重量,又该怎样回答呢?”学生的讨论达到了高潮。这样的提问和引导,极大地调动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且能培养学生逆向思维的习惯和能力。2.疏导。所谓“疏导”,即疏通开导,或叫点拨。“疏”有疏通之意,指当学生遇到疑难问题而“卡壳”、思维发展存在一定障碍时,教师及时梳理学生的思路,画龙点睛地进行点拨,“搬掉”学生思维发展中的绊脚石,使学生思路清晰明了,便能收到化难为易、
5、使学生茅塞顿开的效果。疏通要热情、灵活、多样,教师要以满腔热忱对待学生,这样才能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达到思维开放的目的。3.指导。所谓“指导”,即指点引导、指示教导。现代教学观认为,教育的真正含义是教师要指导并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要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即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告诉学生如何学,而且随时要用正确的方法去组织学生学习,直到学生熟练掌握知识和技能并能灵活运用为止。但指导并非满盘托出,也不是指讲得越多越好,应注意以下几点:指导并非主导,仅指从侧面加以启发指点,切不可越俎代庖,代学生立言,剥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
6、要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尤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要面向全体学生;在指导的同时,应该放手让学生动脑、动手、摸索和实践,让其总结出一套符合自身特点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总之,“善教者,善导”。二、“导”之策略1.激发主动探索的兴趣。皮亚杰曾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要依赖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引导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激发兴趣的过程,否则,主体的积极性得不到激发,就会事倍功半。教师应该立足于激发学生兴趣、打开学生思路,而不是直接告诉结论;不是代替学生表达,而是提示表达的途径。正如第斯多惠指出:“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使用了
7、千百万年的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2.适时适度,恰如其分。一是时机要适当,在学生处于积极思考的状态下教师的“导”能起到理想的作用,只有在最佳时机拨动学生的心弦,启迪智慧的火花,才会收到时雨之效。记得一位特级教师在上完《林黛玉进贾府》后,提出一个命题作文——“劳什子”和“命根子”,让学生现场练笔。因为刚学了课文,学生对同一块“玉”,被贾母等人视为“命根子”,却被宝玉鄙之为“劳什子”心有所感,却没有形成一种问题意识。后经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心头一亮,思维的张力应运而生,真可谓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二是指“导”要有广
8、度、数量,但二者均要适度,这样才能恰到好处地引发学生的积极性。“导”之广度太“宽”,无法面对全体学生,太窄又失去了“导”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