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ID:25024749

大小:5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1-17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_第1页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_第2页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_第3页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_第4页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_第5页
资源描述:

《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简谈东丹甘与芦笙改革(下)导读:现在请大家鉴赏的文章是芦笙和民族乐器方面的参考文献引用论文。本篇文章有利于同专业方向的大学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在写作毕业论文范文前写作和查找资料有清晰思路。文赵春婷杨春(接上期)四、芦笙改革成效芦笙改革不是轻而易举、一蹴而的事情.传统芦笙是先辈们经过数千年探索、创新的结果,有无替代的合理性,先人们世代相传不知凡几,众多民间芦笙手也都适应了原本简约的技法,而民众也都对其音质音色耳熟能详.此,改革芦笙保留传统芦笙音质、音色的前提下,必须打破原有的设计思维框架,以此增强芦笙的艺术表现力.只有这样,能为广大苗族胞接纳喜爱.东丹甘没有知难而退,而是进入了一个必须改革

2、,且必须改革成功的艰难境地.经历了天安门、怀仁堂等重大演出活动后,他想到芦笙只有改革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能跟上民族音乐发展的进程,东丹甘坚定地认为:民族乐器改革是一件十分重大的课题.东丹甘改革的新芦笙受到了普遍的欢迎,但他不满足.他长期钻研音响学,律学,乐器制造学(含物理化学、制图)等知识.他改革成功的15管芦笙的基础上,又不断创新,尝试种设计,反复推敲,于1962年5月到苏州民族乐器一厂,时任乐器制作技师一一张子锐先生的协助下改革制成18管芦笙.张子锐先这篇原创出处:shuoshilunargin:0auto;font-size:12px;color:#666666;">芦笙和民族乐器

3、参考文献引用论文演奏技术高超的独奏曲,又不影响跳芦笙舞时的动作发挥.专业芦笙演奏家是这样评价这种芦笙的:18管21音是芦笙演奏最佳的选择,多一管则多,少一管则少,18管正.~、东丹甘还最早创建了音域宽广、音色丰富的大型芦笙乐队,乐队演奏的中外名曲亦获得评.1978年,东丹甘创建大型芦笙乐队被邀出席贵州省科学大会,获大会颁发的科技成果奖.1979年,东丹甘先后《乐器科技和《苗岭声》等刊物上发表了《苗族芦笙的改革》、《芦笙》等关于乐器改革的文章.芦笙从不能转调的6管、7管最终改革成为18管21音的专业演奏乐器,这正是东丹甘的心血.五、芦笙改革启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行业新的制度下呈现出欣

4、欣向荣蓬勃发展势.音乐文化领域,不仅西方音乐形式,例交响乐、室内乐、歌剧等中国得到迅速发展,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也得到空前的发展.其中,对中国传统民族乐器的改革,从国家到相关机构再到有志于此士,都予以相当重视付出很多心力.由于受到西洋器乐合奏及现代音乐文化思潮的影响,民族乐器纷纷走上了改革发展路.这场乐器改革大潮中,芦笙的改革是成功的,这一改革亦留下了许多有价值的经验:①民族乐器改革必须保持原有音色基础上进行.芦笙增加音管的数量,变换排列方式等等,均原有的基础上,保持传统芦笙音色的原汁原味.②民族乐器改革需要长时期的艰苦探索.东丹甘从1950年萌发改革设想,到1956年开始第一次改革,中间

5、做了大量学习、准备工作.1956年开始改革,从6管到11管、12管、18管,一直到1963年最后定型,期间又是7年时间,足见改革艰难.⑧民族乐器改革需要跨越演奏五声音阶到七声音阶的鸿沟.这是改革中的硬仗,也是最艰难的环节.一些乐器改革难以为继,是为这道坎.庆幸的是,芦笙完成了这一跨越.④改革后的传统乐器,必须得到演奏者们的理解愿意使用,能得到推广,改革的成果能算是得到认.改革后的18管21音芦笙很快贵州得到推广,证明改革是成功的.⑤民族乐器改革必须集中群众的智慧.东丹甘改革过程中,十分注重向民间艺人们学习,这使得他的改革能博采众长,集种优点于一身,量避免了改革走弯路.⑥民族乐器改革必须

6、得到广大听众的理解和接受,为群众喜闻乐听.果改革后的乐器没有原来的韵味,那该乐器的改革是失败的.改革后的芦笙,能够既演奏传统乐曲,又演奏出现代乐曲,受到群众的广泛欢迎.我们数次采访东丹甘先生,他除了谈及他的芦笙改革过程外,每次都讲到朋友们对他的帮助,他从心里感谢他的工作单位一一贵州省歌舞团的领导和志们,是他们对他的改革一直给予热情的鼓励和支持,组织排练、演奏他创作的乐曲感谢苏州民族乐器一厂的张子锐先生、严根山先生、上海民族乐器一厂的张阿坤先生和许善珍女士,是他们帮助他一次又一次地进行改革试验,无私地支持他改革、创新感谢他拜访过的民间艺人,与他们深入地讨论芦笙发声原理、制作技艺,他们把自

7、的经验无私地传授给他.东丹甘先生讲,回过头来看,芦笙改革是众人智慧的结晶.芦笙改革的进程中,东丹甘不断尝试运用新学到的音乐理论知识为改革芦笙创作了大量优秀的音乐作品,这些新作品既保持了传统民间音乐调式和风格特点,又被赋予了新的表现形式及思想内涵,大大提高了改革后新型芦笙的演奏风采和表现力,使新型芦笙接受舞台艺术检验的时,也得到了专业和业余芦笙演奏者的认,得以流传开来.其次,芦笙理论方面,东丹甘是芦笙演奏及演奏理论引入音乐高等院校的第一人,创建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