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浅谈支气管哮喘护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支气管哮喘护理支气管哮喘是由嗜酸性细胞肥大细胞和T淋巴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参与的气道变应性炎症。这种炎症使易感者对各种刺激因子具有气道高反应性,并可能导致气道狭窄,主要临床表现为阵发性咳嗽,多带有哮鸣音的呼气性的呼吸困难,如不及时控制,可加重哮喘,支气管阻塞,甚至出现哮喘持续状态。自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共有12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经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病情好转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20例患者,其中男85例,女35例,年龄35-69岁。住院最短的时间为4天,最长20天,其中15例症状缓解因为经济原因提前出
2、院,其他病例均治愈后出院。2病情观察密切观察血压、脉搏、呼吸、意识、发绀、尿量等。观察药物副作用的影响,尤其是糖皮质激素。了解患者复发哮喘的病因和过敏源,避免诱发因素。密切观察哮喘的先兆症状,如鼻痒、胸闷、咳嗽和打喷嚏时,应尽快采取适当的措施。3临床表现1.症状:典型的表现是发作性胸闷、气急、咳嗽及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常在夜间和凌晨发作和加重,重者被迫端坐、发绀。每次发作持续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经支气管舒张剂或自然缓解,某些患者在缓解数小时后,再次发作,部分哮喘患者以发作性咳嗽为其唯一的临床表现而无喘息,易造成误诊。2.体征:典
3、型的体征是呼气相延长广泛的哮鸣音。但轻度哮喘哮鸣音可不出现;部分危重病人因气流严重受限,哮鸣音可消失。发作其可有桶状胸、叩诊过清音,呼吸因减弱等肺部过度充气的体征,严重时可有发绀、大汗、颈静脉怒张.奇脉等体征。非发作期可无阳性体征。3并发症:发作时可并发气胸、肺不张;长期反复发作可并发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和肺源性心脏病。4治疗及护理4.1心理护理哮喘发作时患者常有焦虑紧张恐惧、紧张、烦躁不安、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加重病情恶化或诱发呼吸困难,要向患者做好解释安慰,陪伴病人身边,通过语言和非语言沟通,给予精神上的支持和心理上的安慰,应让患者
4、明确哮喘是一种变态反应性疾病,消除顾虑有利于治疗。4.2饮食护理给予低盐低脂饮食,少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如动物脂肪、蛋黄、燕麦、洋葱等;多食富含钾类食物:如香蕉、土豆、菠菜、橘子等,及应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防止便秘,宜食清淡易消化足够热量的食物。4.3药物治疗①β受体激动剂,舒喘灵为轻度哮喘类首选药物,平喘效果迅速,口服制剂或气雾剂。②茶碱类有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作用,是中效支气管扩张剂,常用口服,必要时用葡萄糖稀释后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口服剂量为8-10mg&kg(不超过1.5g&d)。③哮喘发作顽固时常用地塞米松5-10mg加入葡萄糖水中
5、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也可以使用甲强龙静脉注射或静脉滴注,哮喘控制后立即减量或改为口服,不宜长期使用。④还可以使用万托林和爱全乐气雾剂吸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4.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测定呼吸频率,可提示有无呼吸困难,若出现逐渐加重的呼吸困难、胸闷并有咳嗽等症状,观察咳嗽性质,出现时间,痰液性质及颜色、气味、数量,取痰液送检。鼓励患者有效咳嗽咳痰,有痰液不易咳出时,有条件可使用超声雾化吸入,无条件可根据医嘱服用化痰药物,以稀释痰液,便于排除,同时还可以使用体位引流等措施排痰。应选择有效抗生素。记录尿量,出现下肢浮肿颈静脉怒张等症状时应
6、考虑是否并发心力衰竭,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抢救。4.5健康教育支气管哮喘发病原因很多,临床治疗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积极预防。了解家庭及生活环境的过敏原,如防止花粉、烟尘、异味气体的吸入;居室避免放置花草、皮毛等。经常调节?笔?湿度,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指导患者避免诱发因素,注意戒烟、保暖,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指导正确使用吸入剂及自我监测恙情,坚持长期正确服用哮喘药,防止得发,定时复诊。尽量少去公共场所,尤其在花粉和霉菌高峰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寒冷的空气中,避免与呼吸道感染人接触,积极防治上呼吸道感染。合理饮食,合理安排
7、生活起居,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情绪激动。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强机体抵抗力,做呼吸运动操,要避免剧烈运动。痰多者应尽量将痰液拍出。了解自己的用药用量及方法,哮喘发作时正确使用止喘气雾剂,并随身携带,用药不能控制者应立即到医院就医。随身携带平喘气雾剂,注意有无哮喘发作先兆,发干咳、连打喷嚏、流泪等,哮喘发作再现为:呼吸困难、咳嗽、哮鸣,出现以上情况即使用定量气雾剂或立即或立即就医。4.6提供安静、舒适、冷暖适宜的环境采取舒适体位。保持空气流通,避免密封门窗、花草、地毯、皮毛及整理床铺时尘埃飞扬等,戒烟,防止情绪激动。5讨论支气管哮喘是一种
8、常见的疾病,慢性炎症是由气道对各种诱发因子的反应性增加,引起广泛的可逆性气道阻塞,导致反复发作的喘息、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被认为其发病机制与变态反应、气道炎症、气道反应性增强和神经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