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520417
大小:103.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4
《舍得――助我们走向“双主共学”卓越课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舍得――助我们走向“双主共学”卓越课堂 科学研究表明:一般来说,人脑的潜能只发挥了不到10%,而90%以上的潜在能力被浪费掉。作为当今的教师我们如何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使他们能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一、舍讲台,得主动。 费赖登塔尔反复强调,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去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知识灌输给学生。[2]传统的数学教学,三尺讲台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之地,“双主共学”提出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生的课堂,是师生共舞的舞台。 两堆苹果,甲堆有280个,从甲堆
2、拿15个给乙堆,这时两堆苹果一样多。原来乙堆苹果有多少个? 面对这样一道题,教师讲了,还是有不少学生不懂,只好请会的学生讲。生指着黑板上的甲堆苹果说:“大家看,我们先从甲堆中拿出15个苹果放在旁边,这时甲堆还剩280-15=265(个),再把这15个苹果放进乙堆,这时乙堆有265个,原来乙堆要265个少15个,所以,原来乙堆有:265-15=240(个)。”4 很多孩子都露出了笑脸,还频频点头。简简单单拿出来,摆在旁边,等到算出同样多的265个,再拿进乙堆,就能理解原来乙堆应该比265个少15个,不是比280个少15个。难以理解,不是老师是否讲清楚,而是老师的语
3、言学生是否能听懂。嗨,学生的思维最接近学生的思维,学生的语言最接近学生的语言,孩子最懂孩子。 二、舍放手,得精彩。 “数学教学活动,特别是课堂教学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1] 在《东南西北》一课教学中,教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已经有了上、下、左、右、前、后这些表示方向的词,为什么还要东、南、西、北呢?” 生1:“因为上、下、左、右、前、后是公共场所用的,东、南、西、北是地图用的。”(用途不同) 生2:“我们到有些地方,人家告诉你往东边走或南边走,如果你不知道,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这个学生平常学习有困
4、难,很少举手发言,想到外出旅游需要用到东南西北这些方位词。) 生3:“因为上、下、左、右、前、后会变,东、南、西、北不会变。"(哈哈,这就是说上、下、左、右、前、后会因为观察者朝向的改变而改变,具有相对性,而东、南、西、北不因为观察者的朝向改变,具有绝对性。) 以往,总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总是不愿意提出这样的问题,真正放手才知道,我们的担心太多余,孩子们不仅想到了我们想到的,更想到了我们没想到的。他们的思考是深刻的,发言是精彩的,看着这些回答,我们不能不佩服孩子们,他们多会思考啊,想到了生活的需要――寻找目的地,想到了――用途,最难能可贵的是想到“上、下、左、右
5、、前、后”4的相对性,“东、南、西、北”的绝对性(不因人的面向不同而改变)。 三、舍聪明,得创造。 “懒”妈妈教出勤快女儿,“笨”老师教出聪明学生。课堂教学,教师不需要太聪明,老师聪明了,学生就不用想了,老师说什么就是什么,依样画葫芦,这样的课堂实效不要也罢。我们一起看看“笨”老师怎么教出聪明学生: 师:“我和A同学想法一样,我们俩特疑惑,这个12除以6,商2,没有问题,然后这个十分位上的9移下来,商1还余3,我到这儿就没招了。”“我没招了”,这一方面很好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呵护他们幼小的心灵,老师与学生为伍,特别是以有困难的学生为伍,呈现真实思维,抛出本节课
6、教学难点,激发学生思维。另一方面可以激起其他孩子更大的兴趣,老师没招了,哪个学生不想帮老师,哪个学生不想证明自己聪明。 生:这个9是0.9,除以6,扩大10倍变成整数看成9除以6,所以商缩小10倍,是0.1,余下的3还是十分位上3,是3个0.1,不够除了。 生:0.3扩大10倍变成整数还是不够除。(学生一脸愁容) 生:扩大100倍变成30不就可以除了。30除以6商5。(教师表现半信半凝,老师还是有点“笨”。) 生:0.3可以看作3个0.1,也可以看作30个0.01,除以6得到5个0.01。你们有问题吗?(大多数学生点了点头) “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积极参与、
7、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1]“笨”4老师就这样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添0继续除的方法,这样的发明令学生终生难忘,我们课堂教学需要更多这样的创造。 教学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10多年前的课改,就没有教育的今天,也没有教育的明天。只有坚持教学改革的正确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下去,才能迎来教育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数学课程标准[m].北京师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12(12) [2]费赖登塔尔(陈昌平等编译).《作为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