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

ID:24492355

大小:69.0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11-14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_第1页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_第2页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_第3页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_第4页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的初步形成李泽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较少,为1.08亿人,仅占全国总人口的8.98%左右,但分布地域很广。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有少数民族居住,绝大部分县级单位都有两个以上的民族居住。目前,中国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宁夏、广西、西藏、云南、贵州、青海、四川、甘肃、辽宁、吉林、湖南、湖北、海南、台湾等省、自治区。人口在百万以上的有18个民族,他们是: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朝鲜、满、侗、瑶、白、土家、哈尼、哈萨克、傣、黎族。其中壮族人口最多,为1600多万人。一、中华始祖文化的种属概念与“想象的共同体”的合理思维(一》中华民族始祖文化的种属

2、概念“中华文化”是“种概念”,“汉文化”与其他55个兄弟民族的文化都是地位相同的“属概念”;要揭示某种“属概念”文化的内涵,除了找出该文化的特点即它与其他属概念之间的差别之外,还要加上种概念的内涵即所有属概念的共同点。这两个方面的内容综合起来,才构成完整的某一民族文化的概念。中华民族的特点是“多元一体”,它以“和而不同”的理念处理个民族关系。因此中华民族文化体现出博大精深、兼容并包、生生不息、与时俱进等特点,构筑了中华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的源头。必须注意的是,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种文化”之下,56个民族的文化都有同等地位,都属于中华民族的“属文化”。当然,各民族文化都各具特色,其中都

3、包含有自己的民族始祖文化,各民族的始祖文化更具本民族的特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形态。海纳百川、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文化的源头构建有中华民族始祖文化体系,这一始祖文化体系对各民族的始祖文化兼容并包,各民族的始祖文化在其中都有平等的位置,都得到尊重,是科学的民族始祖文化体系。追寻始祖是人类更是我们民族的共同心理趋向。我们的先祖不仅创造了影响深远的人文思想,还产生了“天人合一”的辩证生态价值取向,奠定了民族抽象思维的形成,这一“和谐思想”对当今环境保护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是我们先祖留给世界的宝贵财富。(二》中华民族的形成一“想象的共同体”的合理思维本尼迪克特•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

4、—民族主义的起源与散布》(以下简称《想象的共同体》。吴叙人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下文引自该书的均仅标明页码)一书堪称20世纪民族主义研究的经典。作者为“民族”这个充满争议的概念界定了一个富于创意的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是被想象为本质上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的共同体”(第一章《导论》,6页),进而探究了“民族”这种特殊的政治想象在不同自然环境和社会背景中成为现实的复杂历史条件和过程。在先前的研究中,“民族”常被视为客观存在的特定人群,语言、宗教、习俗、领土和制度等客观特征成为界定不同民族的主要标准。近年来,这样的概念和研究模式不断受到质疑和挑战,主观因素日

5、益受到重视。安德森的《想象的共同体》是其中最为突出的范例之一。他认为“民族”的形成除各种可以客观判断的外在因素外,主观的感情归属同样非常重要,民族是一种“文化人造物”。这种观点和分析模式几乎影响到所有人文社会学科。安德森研究的起点是将民族、民族属性与民族主义视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的人造物”,他在《想象的共同体》一幵头就以简洁的文字勾勒出本书的论点:“这些人造物之所以在18世纪末被创造出来,其实是从种种各自独立的历史力量复杂的‘交汇’过程中自发地萃取提炼出来的一个结果;然而,一旦被创造出来,它们就会变得‘模式化’,在深浅不一的自觉状态下,它们可以被移植到许多形形色色的社会领域,可以吸纳同样

6、多形形色色的各种政治和意识形态组合,也可以被各种力量吸收。”在这些凝练的文字背后,隐藏着一个非常复杂而细致的论证。在正式论证之前。安德森先为“民族”这一复杂概念提出了自己的定义:“它是一种想象的政治共同体——并且,它被想象为本质上是有限的,同时也享有主权共同体。”在这里,安德森认为“民族”本质上是一种现代的想象形式——它源于人类意识在步入现代性过程中的一次深刻变化。可以说,认识论与社会结构上的条件,酝酿了民族共同体的原型,也为现代民族搭好了舞台。安德森主张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独立运动是“第一波”民族主义,建立了“美洲模式受其感染和启发在1820年以后出现于欧洲的“第

7、二波”民族主义在欧洲掀起滔天巨浪,撞击统治阶级古堡高耸的石墙后所反弹涌现的,是“第三波”的民族主义,安德森称之为“官方民族主义”——其原型是沙皇亚历山大三世时代所推行的“俄罗斯化政策”——后来泛滥于欧洲列强之间的急速扩张海外殖民的政策。受此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亚非殖民地民族主义,是安德森称之为“最后一波”(笔者注:此称呼尚待商榷)“殖民地民族主义”,受此影响,在20世纪的亚洲和非洲被殖民者的眼中,殖民地的边界也终于成为“民族”边界,开始了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