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

ID:24387048

大小:63.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1-14

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_第1页
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_第2页
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_第3页
资源描述:

《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控制策略研究张毅(仪征市人民医院药剂科江苏扬州211400)【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方法:对2013年1月〜2013年12只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釆用BDPhoenixlOO全自动微牛.物仪器进行鉴定,分析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结果:送检标木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大肠埃希菌占16%;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丙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

2、。结论: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时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沿愈率。【关键词】多重耐药病原菌;抗生素耐药机制;控制策略【中图分类号】R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1-0253-02感染是一个公共性问题,它容易影响患者后续治疗和治疗预后。目前,临床上对于感染主要采用抗菌素治疗为主,且效果理想。但是,随着抗菌药物的滥用及感染病原菌谱的变化,病原菌耐药性发生率较高,

3、部分病菌甚至甚至出现多重耐药[1]。因此,临床上研究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为临床上感染患者治疗提供依据只有重要意义。为了探讨医院细菌抗生素耐药机制及其控制策略。对对2013年1月〜2013年12月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对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来我院多重耐药病原菌分布情况进行分析,送检标本包括:血液、痰液、尿液、胸腹水、感染创面、分泌物等,剔除同一患者相同部位重复菌株,送检标本均由我院同一检验员检测。1.2方法对送检标本均采用BDP

4、hoenixlOO全自动微生物仪器对采集病原学标本立进行检验并进行药敏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的Vitek32微生物鉴定分析仪进行菌株鉴;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半自动ATB微生物鉴定系统配套试剂盒进行菌种鉴定,并对送检标准进行药敏试验。研究中主要以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三种菌种进行进药敏试验。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2000年版的规定进行试验操作和结果判读[2]。1.结果2.1病原菌构成比本次研究中,送检标本中分离出2106株病菌,其中,人肠埃希菌A16%;凝

5、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占11%,其他占18%,见表1。表12106株病原菌构成比2.2大肠杆菌耐药率分析本次研究中,以大肠杆菌为例病菌对氨苄西林耐药率较强,占90.5%,药物属于细菌耐药率〉75%的抗菌药物,见表2。2.讨论感染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感染后更多的以抗生素治疗为主,随着抗生素的人量不合理使用,病原菌耐药性相对较强。随着吋间的变化病菌耐药性也发生率很大变化,临床上常见的病菌如: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病菌数0得到增加。研究中发现:头孢呋辛酯、哌拉西林等耐药率得到上升。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6、一方面患者治疗过程中加强病菌培养,抗生素针对性更高;另一方面,抗生素能够有效的提高病菌预防性,避免二次感染。为了降低医院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吋应该抓住患者临床症状,并对患者进行病菌培养等。对于病菌感染不严重患者应该尽可能使用一种抗生素,并密切监测患者用药情况,及吋掌握病原菌的分布特点和病菌耐药情况[3】。综上所述,随着抗菌素的广泛使用,细菌抗生素耐药性较强,为了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患者采用抗菌素前应该加强病原菌检测,选择针对性的抗菌药物,必要吋联合多种抗菌药物治疗,提高临床治愈率。表2346株大肠杆菌耐

7、药率【参考文献】[1】林冠文,刘瑛,李妮等.多药耐药菌的医院感染调查分析U].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23):2773-2774.[2】苏丹虹,邬全会,卓超等.2009年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2011,11(3):168-173.[3】张勇.239株泌尿系感染病原菌的构成比与耐药性调查⑴.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5):1046-104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