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223960
大小:5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3
《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语文课巧问艺术举要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有部分教师不懂提问的艺术,出现了不少提问的误区。如:1、太简。也就是提问过于简单,没有思考价值,谑称为“春风杨柳式”。课堂上老师问:“春风杨柳怎么样啊?”学生答:“万千条。”这样的提问毫无价值,学生的思维得不到训练。2、太难。就是提出的问题难度过大,学生找不到思维的切入点。跳起来也摘不到桃子。如开篇就问“本文的的主题和时代背景的关系是什么?”、“与上一课比较本文写作特色是什么?”,学生对课文内容还没有深入的全面的认识,怎能作出有价值的回答呢?3、太急。有些教师发问后,还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思考时间就要求立刻作答,就好象喂一口饭还没
2、嚼就要学生吞下去一样,不噎死才怪。4、太旧。没新意,每课的提问雷同,如:"本文可分几部分"、"各层大意如何?"、"中心(主题)是什么?",时间久了,学生腻了。5、太偏。提问对象没有照顾整体,只顾优生,忽略差生,很容易挫伤大多数人的积极性。以上这些做法,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还会抑制学生的兴趣,严重的还会扼杀学生学习积极性,锻炼思维就无从谈起了。课堂提问应遵从以下原则:1、围绕教学的内容设问;2、把握课文的重点、难点设问;3、根据大多数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设问;4、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个性特点设问;5、挖掘能诱发他们思维的兴趣点来设问。总之,提问要问到学生们原有知识
3、能力和要学的新知识新能力的交叉点上,也就是问到他们的“心窍”上。语文课要做到巧问办法不一而足,下面举要述之:一、挖掘矛盾,刻意设疑,引发深思。对每篇课文的学习,教师应深入钻研教材,抓住学生利用原有知识能力解决不了的地方,有意地制造矛盾,给学生设置"障碍",使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冲突"。当学生急于解决又差一点,进入这种问题情景时,精神的高度集中使其渐渐进入灵感状态,思路流畅,联想丰富,对记忆材料的提取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最终实现顿悟,解决问题。有位教师给学生上《白杨礼赞》,在引导学生阅读时这样设问:为什么第二段不接着第一段写白杨树而去写高原景色呢?利用“不这样……而这
4、样……”这个选择句式巧设矛盾,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如果只是这样问:第一段写什么?第二段写什么?就显得平淡如水了。又如《荷塘月色》一课,一位老师这样设问:第四段是全文描写最精彩的一段,可第一句“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有人说它有语病,大家想一想可有道理?名人名著有语病这使同学们一下子就来了兴趣。争论结果是:没有语病,“曲曲折折”是说荷塘的岸,这里含有一个意思,是漫步在曲曲折折的荷塘岸边。可见,善于挖掘矛盾,是能否巧问的关键。但要注意挖掘出来的矛盾必定是固有存在的,仅仅是未为人发现而已,挖掘只是让其显露出来引人注目罢了。切记“矛盾”不能捏造,不能无中
5、生有。二、挖掘幽默,设易为难,诱发兴趣。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久而久之,学生会感到索然无味,更谈不上启发思维了。其实要启发思维必须先启发兴趣,没有兴趣的东西学生决不会积极地去想。在这个意义上讲,兴趣是思维的润滑剂,开路机和油库。还以《荷塘月色》为例,有位老师看见一位同学分心了,就突然提问他说:“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老师故意把“田田”写为“甜甜”),这荷叶的味道是“甜甜”的吗?那位同学因为没有看课文就冲口而出答道:不是。同学们哄地笑了。可老师忍住笑继续问道:朱自清把荷叶的味道都搞错了,那算什么名人名篇。我们不学他了,好吗?那同学一看书才知道自己错了,羞得满脸
6、通红。同学们都望着他笑,一看同学们来精神了老师笑着话题一转问道:没错,这“田田”写的是形状不是味道,可大家往下看这一段有写味道的吗?大家很快就找到了,是“清香”。因势利导,挖掘幽默,巧设疑问,能有效地启发学生的兴趣,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提醒的是,挖掘幽默一定要自然,是对课文固有幽默因素的放大改造。不能象贴标签一样把与课文无关的笑料硬塞进去,讨笑学生。这样做只能适得其反,无关的“幽默”必然会削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一篇课文往往提出大的问题较容易,如:这篇文章的特色是什么?它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等第。大问题就象大的台阶,只有把它分解为小的台阶,学
7、生才容易走下来而不会栽跟斗。好的语老师好在他不仅能把握主要的内容提出一些大问题而且能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把它分解为学生经过思考能自己解决的小问题。设计出课文的问题系统,由浅而深地循序渐进地而且多方位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雨中登泰山》一课公认为最精彩的片段是“过了云步桥……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一些老师在导读时仅作简单处理,一下子就提出一些比较难的问题,使学生对课文产生畏难情绪,诸如“这一段描写了什么?有什么艺术特色?”,“这一段以什么手法描写了花与松?”等等。有一位老师设计了一连串有关的小问题分解以上的难题,一步步引导学生思考,效果截然不同。他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段
8、对花与松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