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4197690
大小:51.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1-12
《《双井茶送子瞻》《送石长卿太学秋补》阅读赏析及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双井茶送子瞻》《送石长卿太学秋补》阅读赏析及答案《双井茶送子瞻》《送石长卿太学秋补》阅读赏析及答案双井茶送子瞻①黄庭坚人间风月不到处,天上玉堂森宝书。想见东坡旧居士,挥毫百斛泻明珠。我家江南摘云腴,落硙霏霏雪不如。为君唤起黄州梦,独载扁舟向五湖。送石长卿太学秋补黄庭坚长卿②家亦但四壁,文君窥之介如石。胸中已无少年事,骨气乃有老松格。汉文新览天下图,诏山采玉渊献珠。再三可陈治安策,第一莫上登封书。注:①东坡任翰林学士时,山谷以双井茶赠之,并附上此诗。②长卿:亦为司马长卿(相如)名。①两诗以送茶或送行为名,实为送言。两诗送言
2、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第一首诗在起承转合上极为典型且用意含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学优网整理双井茶送子瞻①背景:双井茶为黄老家分宁(江西修水)出产的一种名茶。元祐二年诗人在京任职时,家乡的亲人给他捎来了一些,他马上想到分送给好友苏轼品尝,并附
3、上产首情深意切的诗。开篇从对方所处的环境落笔。“玉堂”语意双关,它既可以指神仙洞府,在宋代又是翰林院的别称。把翰林院说成是不受人间风吹日晒的天上殿阁,那里宝书如林,森然罗列,一派清雅景象。首联写得有气派,先声夺人,为下面蓄势。第二联接着写到了对象本身。苏轼先前贬到黄州,自号“东坡居士”,一个“旧”字,不仅暗示人物的身份起了变化,也寓有点出旧情,唤起反思的用意,为后文伏笔。后句用“明珠”来指称苏轼在翰林院草拟的文字,加上“百斛”形容其多而快,更其一个“泻”字,把那种奋笔疾书、挥洒自如的意态,刻划得极为传神。第三联,转入赠茶本
4、事。云腴,即借指茶叶。腴为肥美之意。茶树在高处接触云气而生长的叶子特别丰茂。硙,亦作“碨”,不石磨。全联意#from本文来自学优网.gkstk.end#为:从我老家江南摘下上好的茶叶,放到茶碨里精心研磨,细洁的叶片连雪花也比不上。把茶叶形容得这样美,当然是为了显示自己送茶的一番诚意,其中含有真挚的友情。但这还不是本篇主旨所在,只是作为一句衬笔,有所暗示,是为了引出下文对朋友的规劝。第四联,结语点出了题意。诗人要说:喝了我家乡的茶以后,也许会让您唤起黄州时的旧梦,独自驾着一叶扁舟,浮游于太湖(五湖:太湖的别称)之上了。最后一
5、句用了春秋时的典故。相传范蠡辅佐越王勾践灭吴后,不愿接受封赏,弃去官职,“遂乘轻舟以浮于五湖”。苏轼贬谪黄州时,也曾萌生过“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的退隐思想。可现在他应召还朝,春风得意,并卷入当时政治斗争的漩涡。诗人为友人的命运转变高兴,一方面也为他担心,于是借送茶之际,委婉地劝告对方,不要忘记旧事,不如早效范蠡,功成身退,从而点明赠茶的根本用意,有点晴之效。全诗,千回百转、一波三折的构思方式,清淡的诗风,都是值得品味之处。①两诗以送茶或送行为名,实为送言。两诗送言用意是否相同,为什么?(3分)①两诗送言用意不同,前一首
6、是要苏轼不要留恋京城,要记住“乌台诗案”的教训,劝其急流勇退,过隐者生活;后一首则是希望石长卿到任后敢于进言献策,不要以阿谀邀宠为事。②第一首诗在起承转合上极为典型且用意含蓄,请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②本诗首联讲东坡到京城任翰林学士,自然想到翰林院藏书极富,那里该有多少人间见不到的东西,这样一样,第二联就承上去想象东坡在那样一个地方是最适合不过了:丰富的藏书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博览群书,清闲环境,又适于吟咏。然而,诗人在第三联,笔锋一转,写起自己生活的江南来,以“茶”以明志,用“摘云腴(茶叶)”与“落硙霏霏(茶)”来突出
7、这里是“高远”与“洁净”的幽静生活,来引出对方的兴志。第四联,则在这样一个铺垫后,表明自己对东坡的的归劝之意,官场险恶,况有失势新党,常思起复,前事不忘,高位不可久;急流勇退,居遨游江湖,才是自己的归属。全诗一气呵成,起承转合自然而极为完整。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