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

ID:23850383

大小:7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11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_第1页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_第2页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_第3页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_第4页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研究(1青岛黄海学院山东青岛266427)(2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北京100088)【摘要】目的:探讨团体心理辅导对高攻击性青少年的共情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4名有高攻击性的青少年学生为被试,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8次团体心理辅导,在活动前后施测人际反应指标(IRI)和攻击性问卷(AQ)。结果:实验组后测的共情总分高于前测,攻击性得分低于前测;实验组后测的共情得分高于对照组,攻击性得分低于对照组。讨论:团体心理辅导这一共情训练方式能有效提高青少年的井情水平,并减少其攻击行为。【关键词

2、】青少年;攻击性;共情;团体心理辅导【中图分类号】R3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6)25-0281-021.前言近年来,我国青少年的攻击性事件屡屡发生,已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青少年的攻击行为对其身心健康、人格发展、社会适应性的完好都有一定的影响[1]。在导致攻击行为发生的诸多因素中,“共情”往往成为解释青少年攻击性的原因之一。在共情和攻击行为的关系上,国内外诸多研宄均表明共情与攻击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即低共情是导致攻击行为发牛.的重要因素[2]。因此木文以共情干预为切入点,在对Q市青

3、少年攻击性现状调查的基础上,釆用人际反应指标(IRI)和攻击性问卷(AQ)来验证攻击行为与共情之间的相关关系,自行设计团体训练方案对其有高攻击性的青少年实施训练,通过实证研宄探索适合青少年心理干预的方式方法。2.研究方法2.1研究对象在Q市两所中学和某中职院校进行公开招募,并根据班主任及相关负责人推荐攻击行为较强、在学校有备案的64名中学生作为被试。采用人际反应指标(IRI)和攻击性问卷(AQ)对被试进行测查,回收有效问卷62份(96.88%)。在此基础上通过访谈进行筛选参加团体辅导的学生,筛选标准为:①在攻击行为问卷上得

4、分大于60分;②身体健康;③自愿参加团体心理辅导;④有吋间保证,能够按吋参加每次辅导[3】。最终奋24名学生入选,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平均年龄16岁,标准差为2.86。2.2研究工具2.2.1人际反应指标(InterpersonalReactivityIndex,IRI)该量表由Davis编制,是目前测量共情使用最广泛的量表,该量表冇四个维度:观点采择、幻想、共情关心和个人悲伤,每个维度有7个条0,共28个条0,釆用5点计分。戎幸等人使用该量表对国内大学生测查的建构信度为0.59〜0.75,重测信度为0.59〜0.7

5、8。量表总分越高,表明共情水平越高[4]。2.2.2攻击行为量表(TheAggressionQuestionnaire,AQ)采用攻击问卷测量攻击性水平,该量表是Buss和Perry编制,共有29个条0,同样是5点计分。该问卷包含身体攻击、言语攻击、愤怒和敌意四个维度。修订后的AQ问卷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55〜0.94,重测信度为0.81。量表得分越高表明攻击行为越频繁,攻击性越强[5】。2.3干预方案本研宄参考以往研宄中的共情干预方案,结合研究对象的特点自行设计团体训练方案[6]。闭体辅导开始前对被试前测,之后实验组接受

6、8次的团体辅导,每周1次,每次2小时,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辅导结束后对两组成员进行后测,并完成后测评估和访谈。本团体活动由1名主要主持人和1名助理带领,两人皆为心理学专业教师,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第一阶段:暖身阶段。用一次活动吋间,将团体辅导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作简介,签署团体协约;建立信任关系;介绍共情基本知识,吋间为2小吋。第二阶段:认知训练阶段。通过两次活动,认识与了解情绪,观看无声电影,吋间为4小吋。第三阶段:情感训练阶段。通过两次活动,回忆过去生活中的情绪体验,记录并分享自己的生活心结和应对方式,时间为4小吋。第四

7、阶段:行为训练阶段。通过两次活动,设定一个冲突的情境,扮演弱势群体,练习亲社会行为;学习积极关注和解决冲突,吋间为4个小吋。第五阶段:结束阶段。在最后一次活动中,总结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完成相关量表,作为活动效果的检验,吋间为2个小吋。2.4数据处理针对收集的数据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1.结果分析3.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共情与攻击性在前测数据的差异比较为控制团体训练对被试共情和攻击的影响尽量少受其他无关因素影响,对被试按照受教育水平、年龄、性别、共情水平和攻击性等方面进行匹配,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被试的共

8、情水平(t=-0.67,P〉0.05)和攻击性(t=-0.15,P>0.05)均为无显著差异,由此可以认为实施干预前两组被试是匹配的。3.2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共情和攻击性在前后测上差异比较对两组的共情和攻击性分数进行统计分析,并对其前后测的数据作t检验以此比较两者差异。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共情(t=-3.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