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427007
大小:50.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07
《如何提高工程造价行业的市场竞争力》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如何提高工程造价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工程造价行业是指从事建设工程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及投资估算、工程概预算、结(决)算、招标标底和投标报价的编审、工程造价审查(核)、工程造价司法鉴定、造价咨询服务、计价依据和信息的编制与管理、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等活动的总称。 二、工程造价行业中存在的问题 (一)业务范围狭窄 当今,大多数造价咨询公司只局限于房地产项目、公共建筑项目、一般厂房建设项目等常见的建筑类型服务,并且也只限于预算编制和结算审核,一些较高端的资讯服务如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全过程的工程造价咨询服务涉及的较少。同时,由于造价咨询服务内容不具有专有性,一些在这方面很占优势的
2、设计院、设计顾问公司、招标代理公司等也能做该方面的内容,因此造价咨询公司面临着很大的竞争压力,有被替代的危险。 (二)从业技术人员整体素质较低。一方面,我国工程技术人员的技术经济观念和造价控制意识淡薄,使得造价管理人员的素质难于提高。另一方面,工程估价行业人员入门门槛较低,又没有建立起工程造价行业由于质量问题造成客户的经济损失的赔偿制度,因此造价行业的市场可信度受到质疑。 (三)行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由于监管力度不够,导致市场较为混乱。工程估价行业除了市场准入有一都规章的规定外,估价相关法律责任的规定不全,使得地方难以依法加强监管。 (四)不正确的套用定额。随着科技发展,新结构
3、、断工艺、新材料以及一些特殊的施工方法和施工方案不断出现,使得目前定额缺项较多,使得一些不了解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施工方法而随意补充缺项的现象产生。造成工程造价的结果偏离实际,误差较大。 1.项目类型。工程项目中的不确定因素与建筑类型和施工方法有关。根据研究表明,非建筑承包合同的造价精确度要比建筑承包合同的高。 2.项目规模。一些学者根据平均定律人为大规模项目中忽略误差的概率高于小型项目。并且大型项目具有比小型项目更高的潜在不确定性,这些都说明大型规模比小型规模的准确度低。但是也有研究表明估价的准确度与项目规模问存在着积极关系。 3.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工程造价的从业人员是工程造
4、价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载体。造价的精确程度与造价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对等。 4.信息可靠度。造价精确度随着可供用于预测的信息量增加而提高:(1)更多的用于项目预测的信息,特别是对建筑承包合同,这样能减少不确定性因素(2)利用更多的价格信息减少成本数据的误差影响。 5.市场状况。研究表明:造价中的变化因市场状况有偏差,在景气年份的造价要比在不景气年份中做的偏高。 (二)合理的降低工程造价。工程造价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主要从现场考察、施工方案选择、施工阶段管理、竣工验收角度来合理降低成本。 1.进行细致的现场实地考场。实地考察内容包括当地的经济发展、地理环境、地貌、气候条件、劳动力资源
5、等,要是进行国外工程,现场考察还要包括当地政局、税收政策、机具租赁、宗教文化等方面的情况,以确保不确定因素尽量减少。 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施工方案是影响lT程估价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编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时,套用的指标、定额、费用标准都应与选定的施工方案相适应。 3.加强施工阶段管理。项目施工阶段是资金投入的最大阶段,虽然这阶段影响工程造价的可能相对少些,但真正形成工程实体主要是在这一阶段。(1)做好图纸会审工作。图纸会审工作一方面能发现施工图纸存在的问题并在施工前加以解决,另一方面也能减少因图纸错误造成的返工,签证费用。(2)审查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从中选出最能合理利用人力
6、、物力、财力资源的方案,从而降低造价。(3)合理确定材料与设备价格。工程建设过程中材料设备费占很大的比重,约占总价直接费的70%,材料设备价格的高低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很大。(4)加强工程质量管理。避免出现“质量后遗症”,增加工程量,提高工程成本。(5)保证按时完工,减少工期延误损失。 4.竣工验收。首先,应该对核对竣工工程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条件要求,工程是否竣工验收合格,只有按合同要求完成全部工程并验收合格才能列入竣工结算。其次,应按合同约定的结算方法、计价定额、取费标准、主材价格和优惠条款等,对工程竣工结算进行审核。收集并保管好各种资料如各种变更单、工程技术资料设计人或监理人签证单
7、等。在保证各种资料齐全的前提下,实事求是的进行lT程结算。 此外,我国应尽快完善各种法律和制度,改变目前“政出多门,管理混乱”的局面,建立真正意义上的“职责分明,各司其责”管理体制,完善有关工程估价管理的法规、制度和标准。同时,还要加强对工程估价企业的相关资格审核,淘汰那些执业行为不规范、业绩少、技术力贫乏、信誉差的企业,树立优秀的企业信誉。真正实现国家提出的对中介机构实施“法律规范、政府监督、行业自律”的管理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