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3017103
大小:6.14 MB
页数:51页
时间:2018-11-02
《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目录一、建筑节能概述41、行业定义42、建筑节能发展现状4二、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及细分子行业61、政策是主要推动力62、建筑节能细分子行业10(1)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11(2)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12①外墙节能技术13②门窗节能技术13③屋顶节能技术15(3)新能源的开发利用15三、建筑节能细分行业及其产业链分析161、建筑材料节能16(1)聚氨酯硬泡17①聚氨酯硬泡产业分析17②风险分析201)聚氨酯硬泡行业风险202)聚氨酯硬泡行业竞争22
2、(2)Low-E节能玻璃23①Low-E节能玻璃产业分析23②风险分析251)Low-E玻璃行业风险252)Low-E玻璃行业竞争282、新能源节能28(1)传统建筑光热应用28①行业竞争充分29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②政策推动行业积极发展321)节能惠民工程高效太阳能热水器补贴政策322)国家节能减排大战略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32③农村民众生活对热水需求持续拉动行业发展33④农村市场增长渐缓,还看工程市场提升33(2)光伏建筑一体化35①BIPV产业分析35②风险分析403、建筑智能化节能41(1)合同能源管理模式4
3、2(2)风险分析45①建筑智能化节能行业风险45②建筑智能化节能行业竞争46四、建筑节能行业市场容量分析471、建筑面积及宏观政策推进速度分析482、汇总预测50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一、建筑节能概述1、行业定义建筑节能,在发达国家最初被定义为减少建筑中能量的散失,现在则普遍称为“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率”,即在保证提高建筑舒适性的条件下,合理使用能源,不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体指在建筑物的规划、设计、新建(改建、扩建)、改造和使用过程中,执行节能标准,采用节能型的技术、工艺、设备、材料和产品,提高保温隔热性能和采暖供热、空
4、调制冷制热系统效率,加强建筑物用能系统的运行管理,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减少供热、空调制冷制热、照明、热水供应的能耗。整个建筑节能涉及到众多上下游产业。2、建筑节能发展现状目前建筑耗能已与工业耗能、交通耗能并列,成为我国能源消耗的三大“耗能大户”,尤其是建筑耗能伴随着建筑总量的不断攀升和居住舒适度要求的提升,呈急剧上扬趋势。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建筑的能耗(包括建造能耗、生活能耗、采暖空调等)约占全社会总能耗的30%,其中最主要的是采暖和空调,占到20%。而这“30%”还仅仅是建筑物在建造和使用过程
5、中消耗的能源比例,如果再加上建材生产过程中耗掉的能源(占全社会总能耗的16.7%),和建筑相关的能耗将占到社会总能耗的46.7%。而城镇建筑中节能建筑的比重还不到25%,也就是说还有75%需要改造,更何况还有新兴的城市化进程,大力发展建筑节能迫在眉睫。现在我国每年新建房屋20亿平方米中,99%以上是高能耗建筑;而既有的约430亿平方米建筑中,只有4%采取了能源效率措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为发达国家新建建筑的3倍以上。根据测算,如果不采取有力措施,到2020年中国建筑能耗将是现在3倍以上。根据政府有关部门的调研数据显示:
6、按目前的趋势发展,到2020年我国建筑能耗将达到10.9亿吨标准煤。“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累计投入要超过5万亿元人民币,节能环保领域的潜力巨大。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二、建筑节能相关政策及细分子行业1、政策是主要推动力政策是推动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其中,2012年5月9日住建部制定的《“十二五”建筑节能专项规划》中提出了到“十二五”期末,建筑节能形成1.16亿吨标准煤节能能力的总体目标。并且详细制定了一系列的具体目标: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各个省市自治区也出台了一系列地方性法规、政令及经济激励政
7、策,积极推动建筑节能的全面发展。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2、建筑节能细分子行业理想的节能建筑应在最少的能量消耗下满足以下三点:1、能够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控制接收或阻止太阳辐射;2、能够在不同季节保持室内的舒适性;3、能够使室内实现必要的通风换气。目前,建筑节能的途径主要包括:尽量减少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减少建筑围护结构的能量损失;开发利用新能源。建筑节能行业分析报告(1)减少能源消耗,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为了维持居住空间的环境质量,在寒冷的季节需要取暖以提高室内的温度,在炎热的季节需要
8、制冷以降低室内的温度,干燥时需要加湿,潮湿时需要抽湿,而这些往往都需要消耗能源才能实现。从节能的角度讲,应提高供暖(制冷)系统的效率,它包括设备本身的效率、管网传送的效率、用户端的计量以及室内环境的控制装置的效率等。这些都要求相应的行业在设计、安装、运行质量、节能系统调节、设备材料以及经营管理模式等方面采用高新技术。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