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947314
大小:63.12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1-02
《中国能源供求形势与战略选择》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能源供求形势与战略选择摘要:多年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为满足未来几十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能源的需求,中国必须立足于基本国情,从目前的发展阶段出发,实施节能优先、以技术替代为支点、能源来源多元化、国内开发与国际合作并重的国家能源战略。关键词:能源;供求形势;生产;消费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有效供给短缺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今后一个时期中国能源消费
2、总量和人均消费量仍将有较大幅度增长。中国的能源供求走势和能源战略不仅关系本国现代化建设全局,而且对世界能源格局具有重要影响。一、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1990年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结构的深刻变化,中国能源供求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一次性能源由生产量大于消费量转变为消费量大于生产量,而且缺口呈不断扩大趋势长期以来,中国一次能源生产量一直超过消费量。1992年首次出现消费量大于生产量。当年一次能源生产量为亿吨(标准煤,下同),消费量亿吨,消费量超过生产量1914万吨。1990—2000年,中国
3、能源年生产量净增2506万吨,而同期能源消费量净增3985万吨。2000年以后随着中国重化工业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制成品出口大幅度增加,以及生活用能的增加,能源消费大幅度上升。XX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亿吨,比2000年增长%。(详见表1、图1)(二)资源禀赋相对丰裕的原煤和水电生产与消费比重均走过一个马鞍型,核电从无到有,但所占比重尚小1992年中国原煤产量达亿吨高峰后,一直持续减少,2000年不足10亿吨(低于1990年的产量),以后快速上升,n年达亿吨。原煤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下降为2
4、000年的%,XX年上升到%;占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下降为2000年的%,XX年又上升到%(详见表2)。水电、核电、风电等占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90年的%上升为XX年的%高峰后,XX年下降为%;水电生产1990—)(X年增长率为%,低于火力发电%的增长率,同期水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由%下降为%。核电占全国发电量的比重1995年为°%,2000年为%,XX年上升到°%。(三)资源禀赋相对贫乏的原油生产量在20世纪末期达到巅峰后,增长后劲不足,但消费量持续上升1997年中国原油产量达亿吨后,一直在一亿吨之
5、间徘徊,原油占能源生产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下降为1990年的°%,2000年下降为%,XX年下降为%。1990年中国原油消费量11845万吨,2000年达22439万吨,XX年达亿吨,16年的平均增长率达°%;1990年中国原油生产量高出消费量2345万吨,2000年低于消费量6139万吨,XX年低于消费量近亿吨,其占国内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由1980年的%下降为1990年的%,以后一直持续上升,1997年超过20%,XX年上升到%的峰值,XX年下降为%(见表2)。(四)原煤中间消费比重上升,原油中间消费比重下降
6、,能源加工转换效率有所提高1990年中国原煤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XX年上升为%。其中,发电用煤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由°%上升为°%。1990—XX年中国生活用煤和交通仓储通讯业用煤分别减少50%和°%;占原煤消费量的比重分别下降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1990年全国原油中间消费占消费总量的比重为%,XX年下降为°%。同期中国各行各业原油消费量均有大幅度增长,其中生活消费和交通仓储通讯消费量分别增长倍和倍,占原油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上升个百分点和个百分点;工业消费量虽由7322万吨上升到亿吨,但占原油消费量的比重由°
7、%下降为°%。1990年中国能源加工转换总效率为°%,XX年上升为%,其中发电及电站供热转换效率由°%上升为°%。二、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未来走势未来几十年内,需求的持续增加和供给受到诸多限制将是中国能源供求关系的基本走势。(一)能源消费将持续增加21世纪最初几十年,中国处于完成工业化、加快城市化发展时期。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能源的需求将持续增加,将是中国特殊的发展阶段所决定的不可逆转趋势。1990年代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平均增长率为%,能源消费量增长率为°%,10年平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为。其中,1990年一19
8、96年为;1997—200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而能源消费量基本没有变化。这种能源消费状况虽与亚洲金融危机、出口和国民经济增速下降有关,但也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能源节约的结果有关。这种态势不可能长期延续下去。XX年以后能源消费超速增加也是阶段性的,只是与中国重化工业高速发展阶段的适应不可能长期持续下去。XX年下半年以来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