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788918
大小:71.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10-31
《从简帛《五行》与《礼记.中庸》篇,以及《周易》、《论语》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从简帛《五行》与《礼记.中庸》篇,以及《周易》、《论语》和《總論主題:1.談「五行」立說的思想背景與理論基礎2.論荀子非議思孟五行的思想背景3.略論荀子的天非自然的天(一)《五行》篇是以「天」的「中」道,其無偏執無曲私的「庸」常之用,作為立說的根基。作者子思認為,上天的「用其中」,成於人的「德性」,大備的一種,就是「仁、義、禮、智、聖」「形於內」的「五行」。這理論的基礎,是可喻之以「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喜」和「怒」、「哀」和「樂」是人有道而所顯的一些實質,於此是以表人天性實體的任何實質,皆具矛盾對待的特性。「未發」,是指無私執。「發」,而能不偏不倚,與物「無
2、妄」的,則是「和」。所以鄭玄訓「庸」,有說:「庸,常也,用中為當道也。」(《禮記.中庸》鄭注)又說:「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庸,用也。」(鄭玄《目錄》,《禮記正義》引)故可信《五行》與「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這話內容的關係,也就是篇中所謂「喻而知之」、「譬而知之」,「謂之進之」的關係。也相信「子思之儒」是都明白知曉《五行》立說的這一特色。因此孔子所說的:「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民鮮久矣」(《論語.雍也》),大可視作是《五行》篇立說的要據。但對「五行」這「庸德之行,庸言之謹」(《中庸》第13章),其「行」的「中以行道」﹝例如《小象傳》所說的「中以行願」(《
3、泰.六五》)、「中以自考」(《復.六五》)、「中以為志」(《損.六二》)、「中以為實」(《鼎.六五》)、「中以為正」(《未濟.九二》)﹞,也即孔子所說的「中行」﹝1﹞,子思於篇內要不是「幽隱而無說」(例如有關「五行」與「中庸之為德」的關係),就是「閉約而無解」(例如以「有大罪而大誅之,行也」、「有大罪而弗大誅也,不行也」等來言「中行」之道)。對有關「性與天道」的一些問題,其表達方式,竟是如此的「不可得而聞也」﹝2﹞,自易成為荀子要批判《五行》的一個理由。「五行說」的思要有二:一是人有天生大德者,「五行」俱「形於內」,是所謂「大施諸其人,天也」的「大人」。二是聖人則為天
4、生「聖智」者,既能以其「聖」而「知天道」,又知以其「智」「慎求之於己」,而有仁、義、禮的「人之道」產生(故曰「善,人道也德,天道也」,又稱「聖智」是「五行之所和」),是所謂「聖」之「不形於內謂之德之行」其中的一義(但此一要義的主體顯然是智而非聖。因此至孟子乃把「聖」改稱作「聖人」,以消弭矛盾。但這一自違與相違,又被荀子批評為「甚違」)。另一義則在其人的「執中」能「致中和」,即能以「常」德生出行遠的「功」用,有所謂:「聖智,禮樂之所由生也,五行之所和也。」此所以篇中並舉例說:「文王之示也如此。」(二)荀子的批判思孟五行,主因之一,是認為「五行」之說只是「略法先王而不知其
5、統」,即所治的道但有古「統」而無今「類」,是「舍其所以參而願其所參,則惑矣」(〈天論〉);如此便易導致儒學的主義過於理想化,其發展因而會失去中正的方向,便不能切合時代的需要和人心的需求。例如五行說就太偏重於言「德」,而尤其強調「聖智」的重要,卻只視「禮」為對仁義的體行以及用來推行道德的教化。至孟子更因於「五行」而以「四端」言性善。凡此皆是「願其所參」的「畸」與「舍其所以參」的「匿」。不知「凡人之性者,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君子與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惡》),都是出於「天之就」,出於同一個性體,所謂「四海之內,其性一也」(《性自命出》)。但堯舜之得成堯舜,乃因
6、其人為堯舜,能自「情」中「隆性」(《荀子.儒效》:「師法者,所得乎情,非所受乎性」),這是聖人的「所以異而過眾者,偽也」(〈性惡〉),是所謂「中庸民不待政而化」,(〈王制〉),「能化性,能起偽,偽起而禮義生」。可是桀、跖之成桀、跖,卻不是因其人為桀、跖,而是因缺乏師法之化與禮義之教,正如良弓欠缺矯正的工具,就不能自正(見〈性惡〉),是所謂其性「不足以獨立而治」者(見〈儒效〉)。故先聖王的「為政以德」,雖為善政;聖人之教,雖為善教;但這於桀之未成桀,跖之未為跖之先,卻適足以養成其惡,正如〈儒效〉篇內一句中性的話:「人無師法,則隆性矣」,而卒致有所謂「元惡不待教而誅」(〈
7、王制〉)。孰令致之?就正因人性易趨於惡。在荀子看來,「人雖有性質美」,但它卻有若珠玉,要待採鑿,始能顯發其溫潤的光澤,否則就有如所謂「珠玉不睹乎外,則王公不以為寶」(〈天論〉),故他要強調「夫人雖有性質美而心辯知」(〈性惡〉),因他認為天賦的美資只是「能」成善的工具,而這工具首先得由心去加體認,進而利用厚生,體現它的能力,這就是「偽」之積。至於人能不能因此而成為聖人、君子,就得看其人如何去積善成德,正所謂:「情然而心為之擇謂之慮,心慮而能為之動謂之偽。慮積焉能習焉而後成謂之偽。」(〈正名〉)但偏是這樣的本質,卻常於未顯之先,便已為好利嗜欲等情性因「隆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