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

ID:22767009

大小:36.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31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1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2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3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4页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_第5页
资源描述:

《甲午战争前后的远东国际关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甲午战争前后,远东国际关系的主轴是帝国主义争夺远东霸权,具体说,就是正在向帝国主义过渡的西方列强争夺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地位的朝鲜和中国。日清甲午战争便发生在这样的国际大环境之中。  一、俄日矛盾  19世纪末,资本主义列强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的本质决定其必然要争夺世界霸权和瓜分殖民地。在远东地区,19世纪后半期,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急速向资本——帝国主义过渡。而朝鲜和中国(清帝国)却依然处于腐败的封建的半殖民地国家境地。  1894年,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其目的在于争夺远东霸权与侵占殖民地。而俄、英、德、法、美对待甲午战争的态度与立场,本质上均以自身殖民利益为基

2、准,丝毫没有支持朝鲜、中国民族利益之性质。  沙俄本是一个欧洲国家,但16世纪后期,它越过乌拉尔山向东扩张。清军进入山海关时,沙俄乘机强占了我国雅克萨和尼布楚等地区。1685、1686年,清康熙帝派兵打败了入侵雅克萨之俄军。1689年,中俄尼布楚条约确定了以格尔必齐河、额尔古纳河和外兴安岭往东至海一线为中俄两国边界。尼布楚条约在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19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沙俄向军事封建帝国主义之过渡,加紧了对远东地区的侵略扩张。早在1858年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时,沙俄借口“调停”有功,趁火打劫,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中俄爱珲条约》,侵占了我国东

3、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1860年,沙俄又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又侵占我国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的40万平方公里领土。从而使沙俄实现了在远东夺取到出海口的目的。并在陆上与朝鲜毗邻,在海上向太平洋扩张。恩格斯在1858年10月曾指出:沙俄在远东“除了分占英法所得的一切明显的利益以外,还得到了黑龙江沿岸地区”,“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第39、37页。)  进入19世纪80年代,列强争夺远东地区朝鲜、中国的矛盾主要是俄英、俄日矛盾。1884年朝鲜“甲申事变”后,日

4、本政府在朝鲜实际上取得了与清政府的对等地位。80年代初,沙俄对太平洋沿岸更加关注,加速向远东地区移民,在海参崴设立了移民局。1883年,沙俄在宫廷特别会议上,决定把东西伯利亚总督辖区中的远东各省划归阿穆尔地区专设的总督管辖。俄国还要求租借在朝鲜北部的永兴湾。针对沙俄的这一行动,英国在1885年4月占领了朝鲜南部的巨文岛(至1887年初退出)。日本则于1886年1月租借扼釜山咽喉的绝影岛。在此背景下,1888年5月俄国举行的远东特别会议认为,俄国“在这些地区的*利益主要集中在朝鲜”。(《红档杂志有关中国交涉史料选译》第130页。)但又认为,如果俄国立即占领朝鲜,当时在远东的实力还不够;反而会

5、使俄国同中、英两国关系尖锐化。因此,俄国政府表面上仍承认清政府对朝鲜的宗主权。1891年5月19日,沙俄政府致北京公使喀西尼的训令指出:“同中国发生冲突对我们来说是极不适宜的”,“朝鲜问题是远东最重要的*问题”。“为了我们的利益,……就要用一切办法使朝鲜动荡不安的国内秩序稳定和巩固”。(纳罗奇尼茨基:《远东国际关系史》第1册,商务印书馆,第217页。)实际上,沙俄政府把当时朝鲜的宗主国(清帝国)和已经侵入中国的英国势力看作是沙俄向朝鲜与远东扩张的主要障碍。因而采取挑拨日本进攻中、英的政策,以打击、削弱清政府在朝鲜的力量和英国在远东的势力。诚如恩格斯指出:甲午“中日战争是把日本作为工具的俄国

6、政府挑拨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人民出版社,第235页。)与恩格斯持相似观点的当时法国著名漫画家比戈特为法国报纸驻日通讯员,曾为此时的远东形势作过一幅讽刺画:日清怒目竞钓,俄国虎视桥端。一派“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画面。这就是说,当时俄国的远东政策是有利于日本发动甲午战争的。  然而,就日本而言,日俄矛盾正暗趋尖锐。1891年3月,西伯利亚铁路开始修筑。这对俄国向远东侵略扩张具有重大战略意义,一旦铁路建成,俄国便能向远东输送大量人力和物资。这对英、日争夺远东霸权无疑是严重挑战与威胁。早在俄国提出兴建西伯利亚铁路之时,便引起日本军政界的强烈震动。1888年5月,日本外相青木

7、在《东亚列国之权衡》中主张“日清结盟”以拒沙俄。而其条件是把勒拿河以东,即将朝鲜与中国东北划归日本。实际上,青木的主张不过是借抗俄之名,与沙俄争夺朝鲜和中国东北。1890年,日本陆军元帅、时为首相之山县有朋曾说:“吾人应切记,西伯利亚铁路完成之日,即朝鲜多事之秋;又应切记,朝鲜多事之秋,即东洋发生一大变动之时”。(《山县有朋意见书》,第197页。)日本自由党领袖之一、1892年12月至1893年7月任驻朝代理公使的大石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