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

ID:22683394

大小:59.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30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1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2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3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4页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_第5页
资源描述:

《《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设计》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梦游天姥吟留别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背诵、默写诗歌2、欣赏诗歌的表现手法,感受诗人的艺术风格(二)过程与方法:1、结合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把握诗歌内涵2、反复诵读,进入诗人描绘的梦境,品味诗人借以抒发的情怀(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理解封建社会中知识分子的遭遇和苦闷,体会诗人的丰富而复杂的思想感情2、认识李白的“游仙”之念是他对黑暗现实消极反抗的表示,也表现了他不事权贵的傲岸性格教学重点:1、研习赏析诗歌内容2、正确认识诗中所体现出来的不与权贵妥协的反抗精神和伤感情绪教学难

2、点:诗人想象,夸张手法的运用及浪漫主义色彩的体现,理解梦境与诗歌主旨的内在联系教学方法:诵读法、问答法、探究法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      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对李白的这样的评价:“酒入愁肠,七分化作月光,余下三分呼为剑气,绣口一吐,就是半个盛唐。”二、知人论世:1、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著名诗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活动,大体上是在唐玄宗开元、天宝这四十多年中。历史上称这个时期为“开元盛世”,是唐代社会最繁荣的时期。他怀着“济苍生”、“安社稷”(这是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的一个信

3、念)的政治思想,希望能有一番作为。天宝二年,由朋友吴筠推荐,李白被唐玄宗召入长安,做了翰林供奉(皇帝的文学侍从官)。这时他已四十二岁了,满以为可实现自己的政治思想,但因玄宗沉溺于声色,只把他看作词臣,并不重用;李白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又因醉中命宠臣高力士脱靴,得罪京城权贵,在宦官权贵的谗言中伤下,使他只居住了一年多,次年便被赐金放还。由布衣而卿相的梦幻就此破灭。政治上的失败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也使他认清了封建统治者的荒淫腐朽。被排挤出长安的第二年,即天宝四年(745)年,他与杜甫、高适游山东;李白准备由东

4、鲁(今山东)南游吴越(今江苏南部),在兖州话别,行前写了这首向朋友表明自己心情的诗。李白生平资料 :出生——辞亲远游,仗剑出蜀——第一次南北漫游——长安——第二次南北漫游2、解题:从诗题中我们对这首诗可以了解多少? 总结:1:内容:梦游天姥 2:形式:吟(回答出“吟”这一形式,学生会有难度,老师作适当的提示) 73:内容:留别提示:在这里,我们又接触了一种古诗体,“吟”,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我们已学了不少古诗体,如李白的《将进酒》,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我们称这样的诗歌形式为“歌行体”

5、,“大小长短,错综阖辟,素无定体”。那么“吟”是怎样的一种诗体呢?学完之后,我们可以一起用自己的词汇去理解这种古诗体。现在就让我们把问题搁一边。题意为:用梦游天姥山的诗向朋友送别。从诗题看,它把记游览和吟留别结合起来;从内容看,它既是一首记梦诗,又是一首游仙诗。因此,它是一首很别致的赠别之作。吟,是古文体的一种,也称“引”。  多有悲愁慨叹之意,形式活泼,不拘一格,主要表现在诗句节奏的多变,也由诗人情绪所定。旧诗分“古体”和“近体”,始于唐朝。唐人把当时新出现的格律诗称为近体诗,把产生于唐以前较少格律限

6、制的称为古体诗。后来人们袭用唐人的说法。《梦游天姥吟留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古体诗。三、置身诗境:①从哪到哪儿诗篇是在记“梦游天姥”? 学生回答:“海客淡瀛洲…失向来之烟霞”②那么从哪里我们又读出了诗人是在与人“留别”?答案在结尾处 答案:“别君去兮何时还”提问:文中写梦游是从哪里开始,又至何处结束?此前写了什么?后面又写了什么?明确:写梦游是从“我欲因之梦吴越”一直到“仙之人兮列如麻”。前写入梦缘由,后写梦醒后的感慨。(一)诵读并分析第1段(开头至“对此欲倒东南倾”)1、齐读第1段并思考:既然

7、题为“梦游天姥”(在“梦游天姥” 四字下标示双横线),为何开篇要“谈瀛洲”?明确:“烟涛微茫”的瀛洲与“云霞明灭”的天姥同样神秘而又美妙。然而瀛洲的“信难求”让人怯步,而天姥的“或可睹”则成了一种强烈的诱惑。如此以瀛洲陪衬天姥,以虚衬实,不仅给天姥山蒙上了一层神秘美妙的面纱,而且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念头。2、天姥山除带有神秘色彩外,还有什么特点,是怎么体现的?明确:高大、巍峨。先用天相比,又用以高峻闻名的五岳及附近的名山赤城、天台相比。从而衬托了天姥的雄峻巍峨,进一步勾起了作者神游天姥的强烈愿望。3、这

8、一部分使用什么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明确:比较、衬托的写作手法和夸张的修辞手法。(板书:第一段  入梦之由——瀛洲难求,天姥可睹。)(二)诵读并分析第2段 (“我欲因之梦吴越”至“仙之人兮列如麻”)1.如此神秘美妙、雄峻巍峨的天姥山如何不让作者魂牵梦绕呢,于是便有了“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的奇妙梦境。请同学们听老师诵读第2段,并思考:或以时间为序,或以地点为序,指出本段共描绘了几幅图景,并用1—2个词归纳每一幅图景的特色。2.品味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