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簡文字中的“櫜”字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

ID:22560547

大小:77.0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18-10-30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_第1页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_第2页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_第3页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_第4页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_第5页
资源描述:

《楚簡文字中的“櫜”字》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楚簡文字中的“櫜”字包山二號墓出土的楚簡“遣冊”中有下列一條:  相(徙)之器所以行:一桂{冖/元}(冠)、組{糹妟}(纓)、一生{糹□}之{糹厭}(厭);二{鼠瓜}(狐)睪;一紫韋之{韋冒}(帽)。  (《包山楚簡》〔1〕簡259)原考釋(542)曰:“{鼠瓜},狐字。睪,讀如臯,訓爲甲,或指披在衣外之服。”(《包山楚簡》61頁)  今按:銀雀山漢墓竹簡《尉繚子·兵談》:“夫治且富之國,車不發□,甲不出睪,威□天下。”又:“睪甲而勝,主勝也。陳而勝,主勝也。戰勝,臣□也。”整理小組校注曰:“簡文‘睪’當讀爲‘櫜’,‘睪’字古有‘臯’音,或作‘睾’。‘臯’、‘櫜’通。《尉

2、繚子·兵教下》‘國車不出於閫,組甲不出於櫜,而威服天下矣’,文義與《兵談》此句全同,可證‘睪’確爲‘櫜’之借字。”〔2〕對此,裘錫圭先生還作過進一步論述。〔3〕可見出土文獻中確有將訓爲甲的“櫜”、“臯”寫作“睪”的。不過,目前所確識的有關先秦古文字資料中,“睪”或从“睪”之字雖屢見,但似乎未見有讀作“臯”的,從上引包山簡文的“睪”字用法來看,原考釋所言恐怕不妥。劉信芳先生謂:“‘睪’讀如‘襗’,《說文》:‘襗,絝也,從衣,睪聲。’所謂‘絝’謂脛衣,套褲是也。《詩·秦風·無衣》:‘與子同澤。’‘澤’一本作‘襗’,鄭玄箋:‘襗,褻衣近污垢。’鄭玄所釋是依上下文意而得,然〔則〕

3、簡文‘{鼠瓜}睪’應依《說文》釋爲狐皮脛衣。”〔4〕何琳儀先生亦有相同看法。〔5〕將簡文“睪”讀“襗”,當可信。  楚簡中還有一字,寫作下列諸形:  A、  (包山簡)  B、  (包山簡、仰天湖簡、天星觀簡、秦家嘴簡)A、B二形,《楚系簡帛文字編》釋“{幸虎}”,附錄於“虎部”之後,謂:“{幸虎},《說文》所無。亦見於小盂鼎,爲‘建臯’之‘臯’的專字。”〔6〕李零先生釋“甲”,說:“這樣寫的‘甲’字發現很早,出現頻率也很高,殷墟卜辭、兩周銅器均有之,但自孫詒讓以來一直被誤認爲‘臯’,其實對比曾侯乙墓遣冊的‘甲’字和包山簡遣冊的‘{幸虎}’字可知,‘{幸虎}’即‘甲’。”

4、〔7〕《字典》釋“{虍/幸}”,謂:“{虍/幸},讀甲。”(1381頁)新出郭店簡中,〔8〕《窮達以時》的“{木-虍/幸}”用爲“柙”,《語叢三》的“{虍/幸}”用爲“狎”,李家浩先生有專門論述。〔9〕可見A、B確應釋讀爲“甲”,而釋“臯(櫜)”一說,則顯然不能成立。〔10〕  在已發表的楚簡文字資料中,其實並不是沒有“櫜(臯)”字,只不過由於它們被誤釋作他字而不爲我們認識而已。  天星觀一號墓出土竹簡“遣冊”中,有下揭一字:  C1、——紛韐C。 (《楚系簡帛文字編》217頁)  C2、——纗C。  (同上)滕壬生先生將C與釋爲“鞃”的“{弓厷}”字混同,也釋爲“鞃”字

5、,大概是把C中間所从的“叴”看作了“厷”字。實際“叴”、“厷”二字,前者从“九”,後者从“又”,區別明顯,不當混淆。既然C不从“厷”,則釋C爲“鞃”也就失去了依據,當不可信。  楚簡文字中,與C結構相類似的還有“韔”、“箙”二字。“韔”字作:  D、  (《楚系簡帛文字編》426~427頁)  E、  (同上427頁)  F、  (同上427~428頁)“箙”字作:  G、  (《楚系簡帛文字編》360~361頁)其中D見於天星觀一號墓簡,E見於望山二號墓簡,F、G見於隨縣曾侯乙墓簡。所从偏旁作“”、“”、“”,祗是繁簡不同。過去或將E隸定作“”,〔11〕係誤認上部偏旁“

6、”爲“X(罒)”所致。  對於這種寫法的“韔”及“箙”字,裘錫圭先生和李家浩先生曾《曾侯乙墓竹簡釋文與考釋》中有非常精闢的分析,說:“‘韔’字原文作‘F’,此字亦見於望山二號墓竹簡,从‘’从‘長’。‘’象囊一類東西之形,‘長’是聲符,故釋爲訓作弓囊之‘韔’。毛公鼎、番生簋、牧簋等銘文所記車馬器中有‘’,象弓藏韔中,當是‘韔’字的初文,舊釋爲“鞃”,非是。簡文‘’旁即由金文‘’旁演變而成。”〔12〕又:“《周禮·夏官·司弓矢》‘中求獻矢箙’,鄭玄注:‘箙,盛矢器也,以獸皮爲之。’簡文‘箙’原文作‘G’,从‘’‘’聲。‘’即‘箙’字的初文,故釋文徑將‘G’寫作‘箙’。”〔13

7、〕據此可知,上揭C字从“”从“叴”,“叴”是它的聲符。  我們認爲,這個字應該釋爲“櫜”,典籍中或作“臯”,係同音借字。“叴”與“咎”、“臯”古音相近,同屬見系幽部字,因此往往可以通用。例如,文獻中習見的“臯陶”(如《尚書》有“臯陶謨”一篇),或寫作“咎繇”(《說文》“謨”下引作“咎繇謨”),新出郭店簡中寫作“叴(下文用“繇*”代替)”〔14〕(《窮達以時》簡4)、“咎{爪/禾}”(《唐虞之道》簡12“咎{爪/禾}內用五刑”)。《詩·小雅·大東》:“有冽氿泉,無浸獲薪。”陸德明《釋文》:“氿字又作晷。”《爾雅·釋水》:“水醮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