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ID:22467689

大小:58.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10-29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_第1页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_第2页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_第3页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_第4页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国防生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心理健康教育论文-->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背景学业不良是学校里较普遍的教育现象。欧美国家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进行学业不良相关领域的研究,我们国家滞后50年,从20世纪70年代后期开始,在教育教学理论与社会心理学理论研究进行的热火朝天的时期,一些学者专家开始关注学业不良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社会文明的不断演进,学业不良的现象越来越普遍。虽然在世界各国对学业不良标准掌握的尺度不同,各国的检出率也不完全一致,但是这类学生在整个学生群体中均占相当的比例。例如,美国20世纪60——90年代间,学业不良检出率为19.11%,这数字仍呈上升趋势。19

2、92年我国初中生的流失率已经达到5.7%,由于学业不良问题导致的学生流失占到40%(马树超,2000)。世界各国为了解决学业不良问题,先后从医学、缺陷学、生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进行研究,涉及学业不良的各个维度的概念术语、成因、表现形式、诊断评估与矫治方法等。研究方法有测量、实验与调查研究,近几十年逐渐有观察法、量表修订和个案追踪等动态研究;研究的对象主要集中在小学、初中、高中,到21世纪,研究对象范围拓宽,开始出现婴幼儿、大学生、成人的学业不良研究。目前,并没有看见国防生学业不良的相关研究。国防生是由部队依托地方普通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是部队和高校从参加全

3、国统一高考的,具备相应素质和条件的优秀应届高中毕业生中选拔的,或者从在校学生中选拔品学兼优的青年学生纳入国防生队伍,毕业考核合格后到部队任命的后备军官。国防生角色有几个特点:1、是由军队和地方高校联合培养的大学生;2、在校期间接受军队和高校双重教育管理模式;3、完成大学全部课程并且合格毕业后达到军队要求的,可按协议办理入伍手续并任命为军队干部。现代化的军队尤其重视高素质军事人才,国防生是未来献身国防事业的后备力量,因此培养高素质的国防生是军队干部素质提高的必要条件和有效途径。……….第二节文献综述国防生是按部队需求所设的,具体是由部队依托普通高等大专院校,选拔普通应届高中毕业

4、生进入学校学习、训练,经考核合格后毕业直接进入部队工作的青年学生。国防生与驻校选培办签订协议后,在校期间按照各校实际情况而制定的《国防生教学培养方案》及《国防生教育管理实施办法》,进行国防生专门的学籍管理、日常军事技能训练、国防军事理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生活卫生管理等,在校期间若学业达标可享受国防生奖学金,学业不良或者违规违纪需承担违约责任。国防生与本年级、本专业的其他在校生课程基本一致,完成规定学业以外,还须参加统一组织的军事技能训练,如每天定时跑操、课余的国防专题学习、周末军事理论学习和军事技能实操实训。按照“3+1”或者“4+1”模式达到培养目标,取得毕业资格和学

5、位后,可分配到基层部队担任军队干部。欧美国家的国防事业很早就开始尝试依托高等院校培养军事人才了。以美国的“美国预备军官训练营”((U.S.ReserveOfficersTrainingGrop)为例,简称ROTC。1916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国防法》,以法律的形式正式确定ROTC的培养模式。ROTC的招生条件、招生标准、招生规模、教育训练内容、训练规模、奖学金机制以及联合培养双方的职责都以法律的形式被确定下来,具有良好的运行机制。ROTC预备军官培养模式提倡大众化宣传思路,在全民有相当的公信力,有明确的教育管理指导思想,一方面为部队提供优秀的后备军官,一方面塑造国家合格公民。

6、……….第二章学业不良归因方式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第一节归因理论社会心理学的科学研究中酝酿了关于归因的理论研究,在经过几个阶段的理论发展与完善后,现在已经成为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和人类学中应用最广泛的理论之一。归因是对人的行为结果作出原因推论的一个研究理论,它研究的是人们如何解释自己和他人的认知及行为的产生的原因,人们主要是用以原因的推论,并对未知信息和行为的预测。[27]归因理论在其发展过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几位心理学家,包括:F.海德(FritzHeider)、琼斯(NedJones)和戴维斯(KeithDavies)、凯利(Kelley)和韦那(BernardWeiner

7、),他们对人类归因方式深入研究,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模型,主要有海德的“朴素归因理论”、琼斯和戴维斯的“推断归因理论”、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及韦那的“成败归因理论”,逐渐完善归因理论体系。海德(FritzHeider,1958)的《人际关系心理》著作中第一次提出归因理论,讲的是人的行为和动机,目的和价值取向之间的逻辑关系。他指出,人类的行为原因包含内部与外部两方面。内部原因是个体原因,如动机,需要,态度,情感,意志,兴趣等;外部原因是指个体之外的所有原因,如外界环境,工作难度,奖励和惩罚,别人的指示、期望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