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2456162
大小:55.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9
《刍议“中国实践”在国际法本科教学中的运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刍议“中国实践”在国际法本科教学中的运用现有国际法本科教学方法没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使得中国法律人才培养出现供需错位的情况。随着中国参与国际法实践的深入,有必要借助中国实践与案例展开国际法教学。这将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专业认知、专业能力,强化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问题的提出随着中国经济的崛起与参与国际事务实践的深入,中国的涉外法律人才需求也在大增。一则,中国政府积极参与国际规则制定与全球治理,将中国的诉求或价值观融入国际规则当中,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是以大量的专业人才从事国际问题的
2、研究,参与国际组织的工作和管理为前提的。遗憾的是,中国的涉外人才储备与其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并不相称。例如,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截至2015年10月,秘书处的正式雇员有639人,中国籍雇员却只有10位。二则,中国在实施对外开放和走出去战略,中国企业面临的首个难题就是法律障碍。商务部统计显示,中国已经连续18年成为全球遭受贸易摩擦最多的国家气而在贸易争端当中,中国却胜少负多。其中一个主因就是缺乏精通国际法律规则的专业性人才。由于中国优秀的涉外律师缺乏,中国政府和企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求助于国外的知名律师。商务部X站公布出来的数据表明,截至2008年12
3、月底,至少在45个美国337调査案件中,中国企业选择委托外国律师事务所处理。显然,在全球化背景下,高级涉外法律人才的培养已迫在眉睫。因应人才紧缺这一短板,近年来中国一直将培养涉外法律人才置于重要地位。目前,全国共设立法学院系六百多所,近百个学校开设了国际法专业,且在校生规模还在不断扩大。令人匪夷所思的是,法学的就业率近年来却一直低迷35。一边是亟需专业人才,另一边却是就业无门,这种“供求错位”凸显中国法学,特别是国际法本科教学的困境。二、引入“中国实践”的必要性由于学科本身的特点,中国的国际法教学效果普遍不理想。国际法主要调整国家之间关系,学生很
4、难亲身参与到涉外部门、涉外案件,更不用提到国际组织去实习,故在学习时,更多地将其视为完成学分的课程,并不热衷于知识的掌握。鉴于此,有必要在国际法本科教学中围绕中国参与国际法的实践展开授课,以淡化国际法这种“高冷”的形象。这种做法可产生以下几种效果:一是激发学生学习国际法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变成一种学习的动力和信念,让他们主动地、全身心地投入学习活动中。国际法的内容庞杂,对于刚接触法学专业知识的本科生而言,面对众多的国际条约、国际习惯和国际案例,无从下手。长此以往,他们会对这些过于空洞、抽象而与自身实践或现实生
5、活又没有直接关联的知识或理论失去学习兴趣。假若教师能在授课时立足于课本,把一些社会现实中学生感兴趣的“热点”与课本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如“钓鱼岛问题”“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等问题,通过阐述国际法与中国之间的相互关系,特别是国际法对中国的作用与影响,使学生认识到国际法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同样也会对每一个人产生实质性、直接的影响,从而淡化国际法的“高冷”形象。最初接触专业学习时,最为关注的问题恐怕就是这个专业就业的相关信息:这个专业是什么?有何作用?未来的职业发展与前景如何?在国际法课程当中,通过对中国参与国际法实践或案例的讲解,可以在讲解国际法知识
6、点的过程中,展示中国国际法律人的素养与使命,让学生找到这个专业落脚点在哪里。比如,在讲解WTO争端解决案件的过程中,通过对相关案件裁决的分析,学生不仅可以看到中国政府代表或其代理律师的辩护技巧与策略成败之处,还可以看到中国涉外法律人才需求变化,籍此进一步了解一名优秀涉外专业法律人才需要掌握的技能.三是理性疏导学生的爱国情绪。国际法主要是关乎国家之间的法,言必称国家,其教学和研究自然成为一种以维护国家利益为目标的学术活动,其因此成为一门寓爱国主义于其中的学科。可以说,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是国际法教学一种不可多得的副产品‘例如,在探讨钓鱼岛问题时,通过
7、民间的保钓活动引出从国际法层面寻求应对策略的探讨。在引导学生在法律方面积极寻求解决方案的同时,对学生的爱国情绪进行理性的疏导。这样可以让学生了解这样一个事实:爱国仅凭一腔热情是远远不够的,必须转换成实际行动。只有努力学习,学好相关知识,才能维护中国的利益,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这才是目前最为迫切的爱国主义。三、引入“中国实践”的可行性“中国实践”作为国际法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资源和素材,可有效地提升授课效果,但实践中这种做法是否可行?答案是肯定的。一则,“中国实践”与国际法课程教学具有契合性。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在过去的100多年间,中国经历“法
8、外国家”到“法内国家”的转变,其国际法实践涵盖外交、军事、经济、条约法、国际组织、领土、海洋、空间、环境、国际刑法、人权等领域。特别是自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