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

ID:22044978

大小:277.50 KB

页数:18页

时间:2018-10-26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_第1页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_第2页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_第3页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_第4页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填写注意事项1.学位论文开题应在研究生入学后第3学期内完成。2.开题报告一式2份,一份留存院(部、系),一份交学生自己保留,答辩前与学位审批书、学位论文等一起交至学校。3.使用A4纸张,请不要更改排版格式。4.论文题目的字数限定在25字以内。5.本页不用打印。..西安石油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研究生姓名滕藤研究生类别全日制学术型硕士所在年级2012级学科专业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论文题目导师姓名、职称李天太副导师姓名、职称开题时间年月日..研究生姓名滕藤性别男年级研121导师姓名、职称学科专业油气田开发副导师姓名、

2、职称研究方向油气藏描述及开发地质建模的理论与方法论文题目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一、开题依据(目的、意义、国内外现状和题目来源)1.1选题目的及意义神木气田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伊陕斜坡东北部。气田主力勘探与生产层系为二叠系山西组。区内砂体横向变化频繁、连通性差,受沉积相和成岩作用等因素的影响明显,从而导致砂岩储集层空间展布复杂,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储集层预测的难度,直接影响到鄂尔多斯盆地油气勘探开发的效果。论文以神木地区的主力勘探目的层二叠系山西组为重点,从沉积相和砂体展布研究入手,重点分析主力目的层的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对储层进行评价,

3、预测有利含油层位和富集区块。近几十年来,我国能源需求量不断增加,为适应经济发展,在鄂尔多斯盆地中央古隆起东坡开展区域性钻探,进行战略性勘探。对该区进行测井储层评价,使得能更全面、深入地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上、下古生界天然气的地质条件,扩大天然气勘探领域,寻找新的天然气富集区带。毫无疑问,在我国寻找油气资源的难度愈来愈大的情况下,低孔低渗油气藏的勘探与开发将是今后油气探明储量增长的重要依托。1.2国内外现状纵观国内外含油气盆地的勘探,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方法解剖不同类型盆地的层序构成模式及层序单元内体系域的砂体发育规律及生储盖组合,再运用

4、先进的成臧理论研究这些砂体的成藏条件进行含油气性评价,在此基础上,在有利于发育隐蔽油气藏的地区运用先进的地球物理描述方法预测有利的隐蔽区带和目标。2003年蔡希源、李思刚等编写了《陆相盆地高精度层序地层学——隐蔽油气藏勘探基础、方法、实践》一书,该书是结合陆相盆地特征对层序地层学理论的丰富与发展,是近年来中国陆相层序地层应用实践的总结与升华。这些研究成果证明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作为一种油气勘探新工具的重要性。就鄂尔多斯盆地而言,近年的勘探实践表明,在盆地东部上古生界具有较大的勘探潜力。在陕北地区先后发现山西组、太原组、石盒子组等多套

5、含气层系,拿到一定的控制及预测储量,为了扩大探明储量,加快天然气勘探步伐,对该区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针对陕北地区上古生界天然气圈闭类型以地层岩性圈闭为主,气藏低孔、低渗、低丰度、大面积分布等特点,以高分辨率层序地层理论为指导,与传统的沉积学有机结合,对研究区进行地层及层序的划分与对比,重点研究沉积体系特征、不同级别层序的结构特征、岩相古地理演化特征、主要目的层段的砂体分布特征;并通过储层成岩作用研究,探讨储层的微观孔隙结构及非均质特征;对能层进行综合分类评价,最后优选出有利探区。综上,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储层研究的方法已较

6、为成熟,但储层发育整体上存在诸多的多变性,沉积相纵横向变化较大,储层空问展布复杂、储层非均质性强、物性普遍较差,总体上为低孔、低渗储层。而且后期成岩作用对砂岩储层的影响比较复杂,直接影响了天然气勘探开发的效果。能否找到储层的主要控制因素和明确优质储层的分布区域成为生产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1.3题目来源西安石油大学项目..二、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2.1研究内容a.区域地理位置及构造地质背景分析b.地层对比与划分通过对神木气田二叠系沉积体系的分析,对研究区进行地层划分与对比,确定对比标志层,对山西组进行小层细分。c.沉积相研究:分

7、析神木气田二叠系山西组的沉积背景,对研究区进行沉积微相划分,研究砂体的展布规律。d.储层特征研究:主要从储层岩石学特征、储层成岩作用、储层孔隙结构、储层物性特征、储层非均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e.从沉积条件、成岩作用两个方面分析储层的控制因素。f.测井解释及储层分类评价:研究目的区影响储层参数的地质因素,揭示储层参数之间的内在联系,建立准确的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对储层进行分类评价,预测有利区块。2.2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本文以石油地质学、沉积岩石学、储层地质学等理论为依据,先从区域地质背景入手,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对典型剖面进行解剖,然后

8、结合分析化验资料预测有利区域分布(技术路线综合图)。神木气田山西组储层评价储层微观特征区域构造背景储层沉积特征成岩作用储层物性特征成岩序列孔隙演化成岩作用类型确立地层格架岩石学特征储集砂体展布特征孔隙结构特征碎屑组分填隙物次生矿物孔渗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