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

ID:21937609

大小:66.50 KB

页数:32页

时间:2018-10-25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_第1页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_第2页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_第3页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_第4页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宫调学说(楚山孤云)》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国古代诗、词、曲的本质特征是合乐文学。我们现在看到的唐诗、宋词、元曲简单地说就是歌词。《全元散曲》《全明散曲》《全清散曲》都是歌词,也叫曲词。但是由于诗、词的唱法失传,早已脱离了音乐,成为独立的文学样式,如,律诗、绝句、宋词。古人的心目中,“词、曲”这两个概念,时而混为一谈、时而泾渭分明,这需要根据具体的环境来判断。词、曲概念的彻底分开乃是当代的事情。吴梅《南北词简谱》,这里的“词”仍然是指“曲”,或者叫作“曲词”。吴梅另一本书《词学通论》,这里的“词”不是曲,而是指“诗余”也即唐诗宋词之“词”。由此可知自度曲、自度词是一回事,也就是:自己填词并且谱曲叫作自度曲、自度词

2、。为了理清诗、词、曲的概念,我们把古代的齐言体叫作诗,把古代的长短句叫作词。词,也有格律和非格律之别。唐代的词,不讲究格律的叫作曲子词,讲究格律的叫作词。词发展到宋代才完全成熟,宋人长短句多为格律词。元人长短句,元人谱曲、订谱叫作元散曲,散曲是格律曲(曲词)。明清小曲为非格律曲。以上是古代的曲(广义的,也就是诗、词、曲)。古曲的特点之一是:一支歌谱,由不同的人来填词,就是一谱多词。现代的歌曲绝大多数一谱一词,属于非格律词。那些所谓的自由曲就属于这个范畴,就是当代自由诗、非格律歌词。今人欣赏散曲实际上欣赏的是曲词,极少数人还可以能欣赏到曲乐。以上说的是大体情况,实际情况要比

3、这复杂得多。比如,什么叫作明词、什么叫作明曲?明人创作的歌词有四类,1翻唱宋、元调,2新谱的格律曲(这类曲子通过传播、再填词实现格律化)。3新谱的小曲,4新谱的词。当代学者根据明曲押韵、衬字之“律”来区别明词和明曲。这些东西没有现成的答案,有的虽然看似有答案,但还不够严谨,需要我们去认真探索。中国古代宫调学说及其庞杂,这里只能简单地说以下。古代人将乐律分为十二律:黄钟、大吕、太簇、夹钟、姑洗、仲吕、蕤宾、林钟、夷则、南吕、无射、应钟。其中单数各律称律,双数各律称吕,因此十二律也叫“十二律吕”。古人将乐音分为宫、商、角、变徵、徵、羽、变宫这七个音。俗称七音为:上、尺、工、凡

4、、五、六、乙,也就是西乐的:do,re,mi,fa,so,la,xi  前贤把十二律和七音相乘得出八十四宫调。其中十二律与七音中的“宫”相乘者叫作“宫”,与七音中的“商、角、变徵、徵、羽、变宫”相乘者叫作“调”  古人说的八十四宫调,到了唐宋仅留下燕乐二十八个;到了元代只剩下十三个、十一个宫调,其中有名无实,到了明清仅留下五宫四调,习惯上叫作“九宫”,这就是曲友们常用的宫调,即黄钟、正宫、仙吕、中吕、南吕,五宫,越调、商调、双调、大石调,四调。赵晓楠,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教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本科。2000年毕业于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部,取得文学硕士学位

5、。师从李文珍教授主修民族音乐学,学习民族民间音乐理论。赵老师在为中央音乐学院编写的工尺谱教材中说:“关于中国传统音乐的‘宫调’理论是一个棘手的问题,相关的研究汗牛充栋本教材不做梳理和介绍。就现存工尺谱而言,少部分曲谱中标注了‘仙吕宫’、‘大石调’等燕乐宫调名称,如清代的《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和?《碎金词谱》等,但这些属于明清时期南北曲阶段的燕乐调名‘既不代表有定而单一的调,也不代表有定而单一的调式’,已经失去了原有燕乐调名的意义,徒具名称而已。在近代工尺谱最通行的调高称谓是按照笛子的指法定名的工尺七调称谓,也叫作笛色、管色,更普遍的称谓是‘调门’。其实南曲、现代戏曲、戏剧

6、、歌曲早已摈弃了毫无意义的‘宫调’虚名。有关宫调曲学大师,吴梅先生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还原了宫调的本来面目:“宫调之理,词家往往仅守旧谱中分类之体,固未尝不是。但宫调究竟是何物(件?),举世且莫名其妙,岂非一绝大难解之事?余以一言定之曰:宫调者,所以限定乐器管色之高低也。”简而言之,宫调曾用来分类,宫调是管色的高低,与歌唱本身无关,更与歌辞剧文无涉。古今睿智的学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实事求是,而不是盲目固守旧说。自吴梅先生此论以后,很多昆曲家,都接受了这一科学的观点。结论:1.在剧曲、套曲中,宫调表示换韵、调式和调高;2.散曲小令本无宫调,后来借用套曲做法标出宫调

7、,另有分类的作用,但与填词无关。3.词曲宫调,与唱无直接关系,它与伴唱音乐密不可分。中国杰出的语言学家王力在《曲律学》一书中,对元曲平仄做出了深入细致的研究。涉及平声和上声的关系,他说:“依我们仔细研究的成果,曲字的声调可分为两大类:平声和上声为一类;去声自为一类。上声常常可以代替平声。这大约有调值上的原因。照我们猜想,在元代的北方口语里,阴平是一个调,阳平是一个中升调,上声是一个高平调,去声是一个低降调。上声凭他那个不升不降的姿态,和阴平相似;而阳平升到高处的一段又和上声相似,因此,上声和平声往往通用了。”王力教授通过大量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