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

ID:21884236

大小:47.05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10-25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_第1页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_第2页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_第3页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_第4页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原因[摘要]1925年3月,张闻天在重庆创办了他生平第一份政治刊物__《南鸿》周刊,给当时重庆的保守和反动势力以很大的震动。对于张闻天创办这份刊物的原因,通过对其本人人生经历、思想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方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南鸿》周刊是张闻天早期编辑和写作经验积累的结果,是其思想价值观自我认定的归宿,更是其立志批判社会、试图改造社会的产物。[关键词]张闻天《南鸿》周刊思想认定社会批判1925年3月30日,25岁的张闻天在重庆创办了他生平第一份刊物__《南鸿》周刊。这份以文艺性和社会批判性而著称的刊物,在当时的重庆轰动一时,犹如闪电般划破沉闷的天空,为知识青年带来

2、了光明和希望。本文拟从张闻天的人生境遇、思想状况和社会关系等方面入手,力求破解张闻天创办《南鸿》周刊的最初动因。一、编辑和写作经验积累的结果早年的张闻天,可以说与报刊杂志相当有缘,不仅是报刊的热心读者,而且还经常向报刊投稿以抒心意,并曾多次担任报刊编辑。这种人生经历为张闻天创办报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17年,张闻天考入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当时“正值国内新文化运动兴起,新思潮也传到‘河海’校园”。[1]p9在学校图书馆,张闻天经常接触的报刊有《新青年》《申报》《时报》《救国日报》和《每周评论》等,深受影响,尤其是《新青年》。他称:“五四前《新青年》的出版给了我很大影响,我的自我觉

3、醒也于此开始。”[2]p9当然,《新青年》除了在思想上给予张闻天莫大的启迪,其办刊理念对于后来张闻天编辑和创办刊物在潜意识中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1919年6月23日,《南京学生联合会日刊》(以下简称《日刊》)创刊,成为当时南京宣传五四运动的喉舌,而张闻天即为该刊编辑科科员和重要撰稿人,“在现存的51期《日刊》中,有15期登载张闻天撰写的30多篇各类体裁的文章,也就是说,近1/3的《日刊》上有他的文章”[3]。这是张闻天首次编辑刊物,也是他第一次尝试写作。《日刊》为张闻天的编辑和写作生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此后,张闻天多次担任报刊和书局的编辑工作,经常与《时事新报》总编辑张东荪、《

4、时事新报》副刊《学灯》编辑郭虞裳书信往来,探讨婚姻、恋爱、人性问题和人生感悟,创作也有很大提高。1919年12月,张闻天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并同沈泽民一起负责承担少年中国学会所办两个刊物__《少年中国》和《少年世界》的校勘、出版事务,为此还结识了《时事新报?学灯》编辑宗白华。其间,他“在《少年世界》《时事新报?学灯》《民国日报?觉悟》上发表时论、短评、书评、散文、新诗、通信等,内容涉及劳工问题、农村问题、文化问题、家庭婚姻和妇女解放问题等”。[4]p361921年8月,张闻天经左舜生介绍进入中华书局,当了“新文化丛书”的编辑,左舜生任总编辑。当时同在中华书局工作的李达,“对张闻天多有

5、指点、鼓励”[5]p49o这一经历使张闻天获得了相当多的编辑经验。1922年5月28日,经“美洲中国文化同盟”推举,张闻天被聘请为美国华人《大同报》的编辑,“负责从各种英文报导中编译本埠新闻”。[6]p411924年,张闻天从美国回国,2月应聘回中华书局继续任编辑。而对于在此期间他的创作成绩,程中原在其著作中指出:“从1921年到1924年初,张闻天在《小说月报》《创造周报》《东方杂志》《少年中国》和《民国日报?觉悟》等有广泛影响的报刊上发表了许多译作和评论文章。”[7]p57同时,多本文学译著出版,成为翻译界、文艺界的知名人士,后“因致力于革命文学创作和翻译而影响所任编辑业务,被

6、中华书局辞退”。[8]p56张闻天上述编辑经历,为他日后创办刊物准备了相当的业务经验,而他的创作经历则为他奠定了深厚的文学理论基础。二、思想自我定位的归宿早年张闻天生活的年代是一个新旧交替的年代,一个遍布新思想的年代,尤其是五四后,更是一个主义纷乱的年代。面对这一系列不同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思想,如何应对,如何选择,如何定位自己,成为摆在那个年代青年人的一个很大的问题。《南鸿》之前张闻天对新思想的选择也经历了一个尝试、探索、迷惘到逐步自我定位的过程。而这一过程最终促成了张闻天想通过创办一份杂志刊物来宣传新思想的念头。对于张闻天初次尝试新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他在河海工程学校学习期间接触

7、《新青年》的时候。而当时的张闻天也是抱着“科学救国”这一理念进入“河海”专修工程的。他称:“1917年在学校中看到《新青年》,我的思想即起了很大的变化,我开始对中国旧社会的一切发生了怀疑与反抗,而景仰欧美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与生活。”[9]P18-19但因最终感觉“学工程不是出路”,张闻天离开河海工程学校,准备留法勤工俭学,“未成,留上海”,并“开始阅读一些西洋哲学书籍,一心想找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与宇宙观”。[10]p331920年7月,张闻天留学日本,在学习日文的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