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641016
大小:438.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3
《八路军开盐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八路军开盐田日照市盐务局孙传松日照市安东卫盐场,位于日照市岚山区,山东盐区最南端,南临绣针河,与江苏省淮北盐区隔河相望。抗日战争时期,岚山区是八路军山东军区的中心根据地之一,罗荣桓曾在岚山区碑廓镇住了4年。安东卫盐场就诞生于炮火连天的抗日战争时期,由八路军一一五师及地方军民开垦的盐田合并而成的。至今,安东卫盐场及其周边地区还广泛流传着八路军开盐田的故事。一一五师艰苦创建山东根据地1939年3月初,一一五师政委罗荣桓和代师长陈光率师部和主力一部,从山西西部出发长途转战山东抗日战场,同山东分局、山东纵队靠拢后,随即展开了创建根据
2、地的各项工作。为了站稳脚跟,巩固抗日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一一五师主力部队实行地方化。1942年8月,八路军山东军区成立,组建了滨海、胶东等6个军分区。1943年4月,滨海军分区正式成立,陈士榘任司令员。滨海军分区所辖陇海铁路以北,胶济铁路以南,沂河、沭河以东至黄海之间地区,日照地区是其中心根据地。但这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部队的生活困难,从山西出发时所带的6万元法币很快就花光了,部队人多粮少,日子过得非常艰苦。一一五师本想就地获得一些给养,但国民党山东省政府以该师防区不在山东为由,百般阻挠。由于日寇长期的军事和经济封锁,根据地经
3、济困难,群众的日子更苦,根本无力支援部队。到达山东初期,一一五师对敌斗争任务艰巨,随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部队的生活困难更加突出。严冬腊月,战士们还穿着单薄的衣服。炎炎夏季,单衣却又迟迟发不下来,战士们只能穿着厚厚的棉衣。有一次,时任教导二旅政委的符竹庭到师部领给养,罗荣桓非常为难地把供给部仅有的200元法币交给他,并再三嘱咐说:“一切要靠自力更生!”正当此时,党中央、毛主席提出了“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号召全国各抗日根据地开展大生产运动,“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大生产运动军民合力开盐田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
4、滨海军分区和区党委结合日照地区的地理特点,因地制宜,提出“向荒山要粮、向纺车要衣、向大海要宝藏”三项生产任务。广大指战员立即掀起了开荒种地的热潮,但不久出现了军民争荒地的现象。自己动手纺衣也由于缺乏原料,显得杯水车薪。最后发展生产的工作重点转移到了开垦盐田上。从1942年起,滨海军区第六团(原一一五师教导二旅)每年都在赣榆县沿海一带开垦盐田,山东军区机关和根据地政府部门也陆续到海边开垦自己的盐田。建成的盐田大多采取部队派人管理,雇用当地群众生产的方式经营。据时任中共日照中心县委书记的李均回忆,1943年春,日照县委、海防警备
5、团以及县大队联合制定盐垦方案,勘察地形,走访老盐工,初步掌握了一些晒盐知识和沿海气候变化规律,决定抽调300人,在安东卫南滩头开垦盐田。农历正月十七,开垦盐田的战斗打响了。参战人员把裤腿一挽争先跳进海水中,抡锨、挖泥、筑坝,滩面的薄冰被踩得咔嚓咔嚓直响。当时虽不是寒冬腊月,但在潮湿的海滩上,迎着呼啸的海风,长时间站在海水里劳动也令人难以忍受。大家脸色发青,腿脚像针扎一样疼。几名小战士冻得直打哆嗦,让他们上岸休息一会儿,却怎么也不肯。开垦盐田的战斗进入第七天。当地群众见战士们风雨中拚死拚活地干,瞅在眼里,疼在心里。一天中午,附
6、近荻水村的王大爷来到工地,围着盐田转了一圈,伸出手指头掐算了一下,着急地说:“到二月二还有6天,可得赶在大潮前头完成啊!”王大爷告诉李均:“一年中除了农历七月十五,要数二月二的来潮为最大。要是在这之前,外堤修不好,潮水一来,就会白搭工。”他立即找来了几名老盐工,帮助修筑防潮堤坝。在老盐工们的帮助下,开垦盐田的进度明显加快了。各班排还开展了劳动竞赛。海防警备团一连六班10名战士,5名刚从医院回来。他们在班长王海亭的带领下,早出晚归,从不叫苦叫累,有时站在没膝的海水中,一干就是三四个小时。全班被评为先进班,王海亭被评为全团的模范
7、。在王海亭班的感召下,经过几天的战斗,一条300米长、1米半高、3米宽的堤坝建成了。堤坝修上了闸门,再也不怕二月二的大潮了,紧接着开水沟,打格子,培泥基,荒凉的盐碱滩变成了平整的棋盘式盐田。阳春三月,盐田里格外繁忙。9部风车同时转动,海水淙淙地流入盐池。晒盐最紧张的季节,人们淋卤、撒种、刮盐忙个不停。一堆堆洁白的海盐如山似岭,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景色十分迷人。与此同时,山东军区机关人员在罗荣桓的领导下,到赣榆县柘汪沿海开垦盐田。罗荣桓积极参与盐垦工作,成立生产指挥部,制定规划,分配任务。他十分关心工程进度,经常抱病到劳动一
8、线看望指战员。1944年2月初,陈士榘率领滨海军分区直属队、第六团、警备团一部共计1500人,到安东卫滩头荻水口,用5天时间开出盐田150亩。刺骨的寒风中,陈士榘身先士卒,脚踏薄冰,挥舞镢头,不停地刨挖。军中诗人易尔山有感于热火朝天的盐垦场景,在《种白银》一诗中写道:……谁也不顾惜泥沙冻僵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