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567392
大小:68.62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22
《生脉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生脉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分析何雨峰(四川省射洪县第二人民医院四川射洪629213)【摘要】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将我院80例慢性心力袞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卡托普利、地高辛、倍他乐克、速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左心LVDd、LVDs均有显著降低,LVEF有显著升高;治疗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以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肝、腎功能均无不良影响。结论黄苗、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关键词】生脉注射液黄芪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慢性心力衰竭(CHF)是一种严重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免疫功能低下,常常合并多系统,多器官疾病,病程讼,若不及时治疗愈后差,病死率高,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我院自2009年1月〜2011年12月采用生脉注射液和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均为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
3、,均符合诊断标准[1];男42例,女38例;年龄36〜72岁,平均55.4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4年;心功能分级:U级29例,III级25例,IV级26例;肺心病15例,冠心病27例,风心病8例,高心病18例,心肌病7例,先心病5例;排除标准:严重水电解质紊乱,严重感染,心脏瓣膜病,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传导阻滞所致心力袞竭,重度心律失常,肺心病,肝肾功能严重损害。按照随机原则,设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心功能分级比较经检验差异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及方法对照组
4、患者控制钠盐的摄入,吸氧,冋吋给予卡托普利12.5〜25mg,3次/d,地高辛0.125mg,1次/d,倍他乐克6.25〜25mg,2次/d,速尿20mg,2次/d,并积极控制感染,去除诱因,纠正电解质平衡。治疗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40ml加入5%葡萄糖液250ml中静滴,黄芪注射液20ml加入5%葡萄糖250ml静滴。2组均治疗14d为1个疗程。1.3疗效评定标准显效:治疗后心衰的症状或体征消失,心功能达到I级或提高II级以上者;有效:心衰的症状和体征大部分消失或减轻,心功能提高I级以上者;无效:未
5、达到有效标准或恶化者。显效+奋效为总奋效率。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率、左心室舒张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1.4统计学方法使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0.0%,见表1;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左心LVDd、LVDs均有显著降低,LVEF有显著升高;治疗组的幅度较对照组更大,见表2,以上差异有统汁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对肝、肾功能均无不良影响。3讨论慢性心力
6、衰竭指以心排血量不足,组织血流量减少而引起的以循环功能障碍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属中医“心悸”、“怔忡”、“喘证”范畴,病位在心,涉及到肺、肝、脾、肾[2]。单纯西医治疗常常出现血压偏低、稀释性低钠血症、心动过缓等,从而限制了药物的选择和应用,影响治疗效果,心衰的死亡率和再住院率仍然很高。生脉注射液药物组成来源于生脉散,它是祖国医学“益气复脉”的著名古方,有效成分是人参皂甙、麦冬黄酮、五味子素。现代医学研究证明,生脉注射液具有保护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减少心肌细胞凋亡,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微循环,抑制心肌细胞Na+、K+
7、、ATP酶活性,改善细胞对Na+、K+的主动运转,提高心肌对低氧的耐受力,促进损伤心肌功能恢复的作用,拮抗肾素-血管紧张肽-醛溢酮和内皮素系统的活性,从而降低BNP,而且只对心功能减退的病人表现出正性肌力作用,具冇广泛的临床使用价值。黄芪注射液由黄芪提取而成,主要成份奋黄芪皂苷、黄酮类似物、氨基酸及微量元素等,具奋扩张血管、改善微循环功能,还具奋抑制病毒和抗菌,调节机体免疫作用,清除自由基,增强心肌收缩力,保护心肌细胞,明显提高患者心排血量、相对心搏量、每搏指数,降低氧耗量,改善心肌代射、左室构型及扩张冠状动脉,提高
8、心肌细胞耐缺氧能力。综上所述,黄芪、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能迅速改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无明显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参考文献[1]张子彬,TSUNGO-CHENGMD,张玉传.充血性心力衰竭学[M].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2:223,563,567—568.[2】朱明军,李彬,王永霞.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病因病机分析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