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

ID:21426783

大小:233.50 KB

页数:77页

时间:2018-10-19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_第1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_第2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_第3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_第4页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中学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与实践(一)——广州市第四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之教学设计与实施比赛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化学科李南萍活动背景介绍继续教育课程课程编号:1002107062001课程名称:基于化学核心观念的教学案例研究与实施所属专业:化学课程类型:学科专业课培训类型:面授主讲教师:李南萍戴光宏课时数及学分:30课时,3学分上课时间及地点:广州市第四届中青年教师素质大赛之教学设计与实施比赛提交一个章节(若干课时)的教学设计及其中1个课时的教学录像参加专题培训翻译美国教材《livingbyChemisty》指定部

2、分具体安排见通知教学设计要求本节内容分析分析本节内容的逻辑关系、前后知识的联系、学生构建知识过程中思维的障碍点等课时内容安排分几个课时,各课时的教学主题各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主线分析:包括课型分析、核心内容的教学主线分析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教学目标及教学目标设计说明教学环节设计:主要教学环节及各环节所要达到的目标教学设计格式案例——物质的分类本节教材内容分析通过初中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了解根据组成特点对物质进行分类的方法,如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酸、碱、盐、氧化物等,并学习了从日常生活中能够接触到的常

3、见化学物质的性质。但并没有系统地学习每一类物质的性质,因此关于物质性质的知识是零散的,更缺乏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进入高中阶段,整个人教版必修①的教材编排主线就是以物质分类为指导,系统研究常见无机物的性质和应用,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作为物质分类观念形成的关键课题,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章的主题就是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分类,其基本逻辑线索是:物质的分类(纯净物的分类—→混合物的分类)—→化学反应的分类,学习这些分类的方法都是为其后的元素化合物知识提供学习和研究工具。本节课时内容安

4、排第一课时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第二课时分散系及其分类必要时可以安排习题课各课时教学设计——《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教学内容主线分析:课型分析:内容主线分析:在从已有经验形成“物质分类”的化学视角,—→在物质分类的实践中领悟“分类”方法的实质是分类标准的确定—→在新旧知识的联系中拓展“化学物质分类”的应用,体会“同一种元素的不同类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简单分类法及其应用”是完善物质分类观,初步形成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方法的重要课题。教学目标设计与分析:对于学生来说,本节内容中,分类标准和分类方法是新的知识点,而物质分类

5、的视角和应用是初中知识的拓展和延伸。教学中,强调的重点不同,对后续元素化合物知识学习的影响也不同(见表1的分析)。目标层次目标内容核心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第一层次会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常见化学物质进行分类,初步学习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创设情境感受物质分类的重要意义;提供大量物质体会树状分类法和交叉分类法的关系没有突出分类的根本目的,只是为分类而分类,对新物质的学习基本没有指导作用。目标层次目标内容核心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第二层次除上述目标外,还要求从类别的角度复习初中所学习过的常见物质的性质提供大

6、量的反应事实,帮助学生归纳同类物质性质的共同特点,从而复习初中关于酸、碱、盐、氧化物和单质的性质。部分学生可以从复习过程中自己感悟到“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但这种观念对后续学习的作用却没有清晰的认识。目标层次目标内容核心教学策略对后续学习的指导作用第三层次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感受物质分类思想对于研究物质性质的巨大指导作用。提供大量的反应和应用事实让学生感受到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而且要让学生有机会运用自己习得的观念预测新物质的性质。为后续元素化合物的学习打下方法基础,遇到没有学过的新物质,敢于从组成

7、上分析其可能具有的性质,从而形成学习和记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序。基于上述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①初步认识分类的方法;②能根据物质的组成和性质对物质进行分类;③初步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念,初步学会不同类物质间转化的方法。教学环节设计环节一:学习分类方法,感受分类标准的重要性由于纯净物的分类在初中已初步介绍过,本节课主要是通过列举不同类别物质的实例,引导学生按组成或性质的不同对金属、氧化物、酸、碱、盐进一步分类,在此过程中,使学生发现酸和盐分类时出现交叉情况,提醒学生注意分类时要设定好标准,引入树状分类法和

8、交叉分类法。由于学生是在列举初中所学的物质和书写化学式的过程中体会什么是树状分类法,什么是交叉分类法,因此对于分类标准的重要性和分类方法的运用是自然形成的,顺利达成教学目标①和②。(具体教学过程)环节二:建立“同类物质性质相似”的观点本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重点内容,以复习CaO、CO2的性质为切入口,以类比的方式迁移到Fe2O3和SO3的性质,引出碱性氧化物与酸性氧化物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