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350403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21
《探究-互动-迁移-创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探究互动迁移创新:通过小课题研究形式总结物理规律,并通过课堂交流对规律进行加深理解和升华提高,再通过训练达到掌握物理知识的目的.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自主;合作探究 现行高三物理总复习的方法,基本上是在进行知识梳理之后,师生一起围着题目转.以知识点串题、解题,以解题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这种学习方式无论从创新能力的培养,还是适应高考来看均是有缺陷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倡导探究性学习”的理念,十分注重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新课程背景下的物理高考也必将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考查.为开发学生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必须让学生在
2、学会接受性学习方式的同时,学会一种新的研究性学习方式,即在学生具有一定知识、方法的基础上,能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自主地进行学习,提高并发展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此我们在高三物理复习课中进行了一些尝试.“课题探究型复习模式”就是在这一背景下设计、尝试的新复习模式. 课题探究型复习模式,是以小课题研究的形式,以学习小组为中心,自主、合作探究,发现、总结物理规律,利用课堂交流课题研究成果,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探讨、争论形成共识,进一步加深对研究问题的理解,从而达到掌握物理知识,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目的,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
3、,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有效地实施对所学知识的建构目的. (1)确立课题,成立研究小组. (2)合作研究,跟踪指导. (3)课堂展示交流. (4)运用所研究成果解决新的物理问题. 下面以“子弹打木块模型的实质及其应用”为例说明课题探究型复习模式的研究过程: 课题:子弹打木块模型的实质及其应用 例一块质量为M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质量m的子弹以初速度v0水平飞来打进木块并留在其中,设相互作用力为f.求 (1)子弹、木块相对静止时的速度v. (2)求子弹、木块发生的位移以及子弹打进木块的深度. (3)系统损失的机械能为多少?这些能
4、量哪里去了?它和f对子弹、对木块做的功有什么关系? 一、解题过程展示 二、师生交流讨论(节选) 师:做完例题后,大家对子弹打木块这一物理模型有什么认识?这个模型有什么物理规律?有什么收获? 学生1:从例题来看,由于系统不受外力作用,故而遵从动量守恒定律.组成系统的两物体受力情况相似,都受到大小相同、方向相反的一对恒力,故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与质量成反比,方向相反.我们是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题,从例题一解题过程看,子弹穿过木块过程实质上是两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间的追及问题,或说是一个相对运动问题.在一段时间内子弹射入木块的深度就是这段时
5、间内两者相对位移的大小,因此要通过作运动过程分析图弄清两物体间的位移关系,另外要特别注意各物理量的方向,注意正负不要搞错. 学生2:我们应用动能定理解题,从解题过程看,力对子弹做了负功,使得子弹动能减少,力对木块做了正功,使得木块动能增加,由于相互作用力做功,故系统或每个物体动能均发生变化:力对子弹、滑块和活塞做的功量度子弹、滑块和活塞动能的变化;力对木块、木板和气缸做的功量度木块、木板和气缸动能的变化.由第(3)问答案可知,两个功之和就是力对系统做的总功,其大小为子弹与木块间的相互作用力与相对位移(或路程)的乘积,等于系统动能的减少量.因此,此类题目
6、实质上是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定律的综合应用.另外在应用动能定理解题时要注意子弹、木块的位移都是对地位移,这很容易犯错,要通过作运动过程分析图弄清两物体的位移关系. 教师:大家的答案基本上分成两组,把两种解法作比较,哪一种更好些呢? 学生对两种解法进行分析比较 …… 最后形成共识:对子弹打木块这一物理模型的解法,既可以用牛顿运动定律结合运动学公式解,也可以用动能定理解,更可以用能的转化各守恒定律解题,显然,利用能的转化的守恒定律来解最简捷.处理这类问题,最关键的是要抓住动量与能量这两条主线,弄清系统内参与做功的是什么力,其相对位移(或相对路程)是多少
7、,从而顺利建立等量关系.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