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

ID:21260086

大小:134.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10-20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_第1页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_第2页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_第3页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_第4页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_第5页
资源描述:

《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和制作》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技术资料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的设计与制作一、设计任务与要求1、主要技术指标:1、中心频率:2、频率稳定度3、最大频偏4、输出功率5、电源电压二、原理及图1、小功率调频发射机原理:拟定整机方框图的一般原则是,在满足技术指标要求的前提下,应力求电路简单、性能稳定可靠。单元电路级数尽可能少,以减小级间的相互感应、干扰和自激。在实际应用中,很多都是采用调频方式,与调幅相比较,调频系统有很多的优点,调频比调幅抗干扰能力强,频带宽,功率利用率大等。调频可以有两种实现方法,一是直接调频,就是用调制信号直接控制振荡器的频

2、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线性变化。另一种就是间接调频,先对调制信号进行积分,再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两种调频电路性能上的一个重大差别是受到调频特性非线性限制的参数不同,间接调频电路提供的最大频偏较小,而直接调频可以得到比较大的频偏。所以,通常小功率发射机采用直接调频方式,它的组成框图如图1所示。共享知识技术资料输出功率级缓冲级调频震荡级图1调频发射机组成其中高频振荡级主要是产生频率稳定、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波信号,且其频率受到外加音频信号电压调变;缓冲级主要是对调频振荡信号进行放大,以提供末级所需

3、的激励功率,同时还对前后级起有一定的隔离作用,为避免末级功放的工作状态变化而直接影响振荡级的频率稳定度;功放级的任务是确保高效率输出足够大的高频功率,并馈送到天线进行发射。(1)振荡级振荡电路主要是产生频率稳定且中心频率符合指标要求的正弦波信号,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三点式振荡电路和差分对管振荡电路。三点式振荡电路又可分为电感和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由于是固定的中心频率,因而采用频率稳定度较高的克拉拨振荡电路来作振荡级。(2)缓冲级因为本次实验对该级有一定的增益要求,而中心频率是固定的,因此用LC并联回路

4、作负载的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缓冲放大级采用谐振放大,L2和C10谐振在振荡载波频率上。若通频带太窄或出现自激则可在L2两端并联上适当电阻以降低回路Q值。该极工作于甲类以保证足够的电压放大。对缓冲级管子的要求是:共享知识技术资料所以可选用普通的小功率高频晶体管,如9018等.另外, ,若取流过偏置电阻R9,R10的电流为I1=10IbQ则R10=VbQ/I1,R8=(Vcc-VbQ)/I1所以选R10,R8均为10KΩ.为了减小缓冲级对振荡级的影响,射随器与振荡级之间采用松耦合,耦合电容C9可选为18

5、0pf对于谐振回路C10,L2,由故本次实验取C10为100PF,(3)功放输出级为了获得较大的功率增益和较高的集电极功率,设计中采用共发射极电路,同时使其工作在丙类状态,组成丙类谐振功率放大器.由设计电路图知L3、C12和C13为匹配网络,与外接负载共同组成并谐回路.为了实现功率输出级在丙类工作,基极偏置电压VB3应设置在功率管的截止区.同时为了加强交流反馈,在T3的发射极串接有小电阻R14.在输出回路中,从结构简单和调节方便考虑,设计采用л型滤波网络,如右图。L3,C12,C13构成π型输出,Q3

6、管工作在丙类状态,调节偏置电阻可以改变Q3管的导通角。导通角越小,效率越高,同时防止T3管产生高频自激而引成回路用来实现阻抗匹配并进行滤波,即将天线阻抗变换为功放管所要求的负载值,并滤除不必要的高次谐波分量。在选择功率管时要求:共享知识技术资料由于要使功放级工作在丙类,就要使,解得,为了使功放的效率较大,可以减小Q3管的导通角,这里取R13=11R12,第二级集电极的输出电流已经扩大了几十倍,为防止第三级的输入电流过大而烧坏三极管,需要相应的增大第三级的输入电阻。取R13=220K,R12=20K,改

7、变R14可调整放大倍数,取较小的反馈电阻有利于提高增益。因为选定,所以发射极电压VE为0.05V,因此R14可选为100Ω。由于,且,一般取Qe=8~10所以解得:L3=1.06µH计算得,C13=680PF,C12=220PF.2、小功率调频发射机电路图共享知识技术资料图2小型调频发射机原理图二、调频发射机调试步骤1、调试步骤及原理电路的调试顺序先分级调单元电路的静态工作点,测量其性能参数;然后在逐级进行联调,直到整机调试;最后进行整机技术指标测试。(1)第一级调试为了检查电路是否正确,应该对三极管

8、Q1和变容二极管的静态工作点进行测量,然后调节中周L1,使振荡频率为12MHz,测量结果如表1所示。表1E(v)B(v)C(v)Cj负(v)f(MHz)Vpp(V)Q13.804.205.124.5812.010.12(2)第二级调试共享知识技术资料对三极管的各个静态工作点测量,然后调节中周L2,使该级的LC谐振回路谐振在12MHz上,而且为了使第三级有更大的功率放大,该级的Vpp尽量调到靠近4V。测量结果如表2所示。表2E(v)B(v)C(v)f(MH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