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24665
大小:5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浅谈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尤其是作为国民经济建设核心的制造业的发展,数控高技能人才的短缺现象已变得十分严重,为缓解这种日益严峻的状况,本文对数控专业学生的培养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关键词】浅谈;数控专业;学生;培养教师论文发表教学论文发表数学论文发表教师职称论文发表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教育论文发表X什么是样的数控学生更有发展适应数控专业发展的学生应该具备以下几点:(1)有必要的专业理论;(2)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动手能力;(3)能够综合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4)有较高的创新能力;(5)良好的敬业精神。在这几方面中,“有必要的
2、专业理论知识”是培养学生的必备条件;“丰富的实践经验”是培养数控学生的关键因素;“有较强动手能力并能够解决实际操作难题”是数控学生培养特色与价值所在;“创新能力”是数控学生达到综合素质要求和实现持续发展的基本保证;“良好的职业道德”是数控学生实现自身价值、服务社会的前提条件。二、数控专业学生的现状分析1、数控人才短缺现象严重依据相关统计,机械行业现有规模以上企业约4万个,总资产约25000亿元,从业人员总数约1300万。在现代工业生产中,60%-90%的工业产品需要使用模具,模具工业已经成为工业发展的基础。根据国际生产技术协会的预测,21世纪机械制造工业零件
3、粗加工的75%,精加工的50%都需要通过模具来完成。中国模具企业数量很大,目前国内的模具制造企业约20000家,并且以每年10%-15%的速度高速增长,而模具的加工制造需要大量的数控设备和数控技术人才。据统计,目前我国数控机床的操作工短缺60万多,“月薪6000难聘数控技工”、“年薪16万招不到模具技工”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数控人才短缺已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政府及教育部门等社会各界纷纷想点子、出主意以缓解我国劳动力市场数控技能型人才的紧缺状况。2、综合性高技能数控学生数量少为了适应加工行业的发展,一大批制造业企业引进了大量成套的生产线和高档数控设备
4、,但由于高技能数控学生严重匮乏,大量成套设备被限制,众多的高性能数控装备未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仅数控机床的操作工每年的缺口就达60多万。我国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一批民营、合资、外资企业和一些国有大中型企业,对各层次的数控高技能人才均具有大量需求,会操作、懂维护兼有多项高技能的数控人才更是企业渴求的对象。三、培养数控专业学生最有效的途径1、培养数控高技能人、开展项目化教学改革在项目教学中,学生作为项目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有机的结合起来,不仅能够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5、教师在技能训练时应手把手的教学生,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学生操作训练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同时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达到规定的精度。当学生达不到要求时,教师要陪学生一起反复操练。在实习时,教师应与学生一起参加企业项目招标、实地考察,扎实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2、以技能竞赛推动数控学生的培养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的一项重大制度设计与创新,是各职业院校展示其教学成果的重要形式,同时已成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价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技能大赛已对职业院校的教学起到了鲜明的导向作用,产生了积极的效应。技能大赛选拨的是具有熟练的职业技
6、能、系统的设计能力和一定创新意识的专门人才,它以全新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和企业岗位能力要求命题比赛,侧重考核学生对本专业综合理论和综合技能的运用能力,对参赛学生的要求是技术性、应用型。技能大赛的人才选拨模式促使职业院校根据大赛的要求进行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了任务驱动、行动导向的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对于学生而言,最初参加技能大赛仅能完成部分操作任务,速度、规范化也不够,更谈不上创新,但随着技能大赛的深入展开,职业院校将更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又因多年的刻苦训练以及参赛经验的日积月累,学生的职业技能将得到跨越式的发展,涌现出一大批能工巧匠。技能大赛能够促进学生职
7、业技能跨越式的发展,达到以技能竞赛推动数控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目的。3、加强校企合作数控学生的的培养不能闭门造车,学校的技能教学往往针对性不强,也日益显示出其局限性和现实的差距性。实践表明: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更应走进企业生产一线,让学生见多识广,以提高学生对岗位的针对性和适应能力,只有"校企合作",才能使高技能人才培养卓见成效。具体说来,与企业的合作模式有:(1)实习就业一体化模式。即学生前两年在校内学习理论与实训,第三年到企业顶岗实习,这是校企合作最普遍的模式。(2)冠名订单培养模式。即专业系与企业签订人才培养协议,定向招生,共同制定人才培养计划,企业参与组织教
8、学,学生毕业后在该企业定向就业。(3)专业建设模式。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