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1114492
大小:5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10-19
《浅析任其昌之悼亡诗 诗歌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析任其昌之悼亡诗诗歌论文:本文从悼亡诗之祖《诗经?唐风?葛生》谈起,进而引出任其昌在妻子死后写的共三十首悼念亡妻的诗作。共有四类,本文的重点是就每一类选出一、二首进行浅析,通过对诗歌的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的解析,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诗作和诗人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悼亡诗之祖任其昌的悼亡诗分析鉴赏 任其昌,字士言,甘肃秦州人。同治四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十二年以母老乞养归,遂不出。其昌,天资高迈,博闻强识,覃精三礼之学,尤长於考订史事。而行己处世,斤斤於义利之辨,不敢少有出入。既告归,闭门教授,主天水、陇南各书院。讲席
2、垂三十年,弟子著录者数百人。其教人,先经史,旁逮古文辞,尤以躬行为本。陇南素樸僿,自是士习一变。性至孝,八岁丧父,哀毁如成人,奉母加谨。通籍后,迎养京师。母性不喜独食,故终年未尝一就客宴。母病笃,雨中露祷竟夕。及卒,丧葬一衷於礼。 “哀祭”和“悼亡”,就名目看,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从文体分类的角度看,“哀祭”属于文的范围,而“悼亡”则归于诗词。“悼亡”不但多归诗词,还专指悼念亡去的妻妾而言,与文体分类无关而多约定俗成的成分在内。魏晋之前并无悼亡诗,西晋潘岳为悼念亡妻写《悼亡诗三首》,开悼亡诗题材之先,后世
3、乃专以悼念亡去的妻子的诗词为“悼亡”。故悼亡诗词多为诗人即兴抒情之作,不像哀祭文有一定的格式。 悼亡诗的历史源头。历来被称为悼亡诗之祖的是《诗经?唐风?葛生》:【原文】: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 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 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爤兮。 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岁之后,归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岁之后,归於其室! 这首诗被后人认为是‘悼亡诗之祖’。关于这首《葛生》的主旨,历代学者多有争议。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锦衾”为收殓死者
4、的用具,指出:“《葛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说。显然,凭“亡此”、“于域”、“角枕”、“锦衾”、“其居”、“其室”、“独处”、“独息”、“独旦”等词语证本诗悼亡之旨,是有说服力的。.17. 后世对这首诗评价极高,今人认为本篇“不仅知为悼亡之祖,亦悼亡诗之绝唱也”(朱守亮《诗经评释》),又认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诗杰作”,“不出此诗窠臼”(周蒙、冯宇《诗经百首译释》)。就本诗的艺术魅力和对后世悼亡诗歌的创作影响而言,这种评价是当之无愧的。 《室人亡已年余矣孤枕他乡梦见者三夜感而有作》其一:月斜楼上四更时,肃肃灵风
5、冷透帷。 似我无情憐夜室,于卿何事到天涯? 蕙叢化去眉初展,潘岳年来鬓欲絲。 最是无言绝蹤去,屋梁落月不胜悲。 此首诗是在妻子郭宜人逝世后一年多时间写的,此时他在京都做官,孤枕他乡,晚上多次梦见妻子,于是在深夜倍感孤独惆怅而作。由第一句我们可知此诗是在深夜所作,萧瑟的灵风阵阵袭来,冷透了诗人的帷幔和内心。似我无情句反衬了诗人的情深义重,于卿句通过反问的方式更加强烈地表达了诗人无法接受妻子离去的悲伤情感和无奈,由此可知他们生前的恩爱和睦。蕙叢句指出他们的生活境况才刚有好转,他刚中了进士入京做官,本来要接母亲和妻子
6、一块儿来京居住,终于可以告别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局面,妻子却撒手人寰,这其中的悔恨和哀怨我们也许只有亲历亲人的离去才能更好地去理解。用潘鬓写出他中年鬓发早白,暗指他中年丧妻的人生隐痛。最后通过回忆,再现妻子临终无言而去的情景,诗人没有直接写自己的悲伤之情,而是写屋梁上的落月都不胜悲伤,物能至此,人何以堪?用通感的艺术手法更加含蓄深切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隐痛。 《遣悲怀》其三:樵苏绝爨野蔬微,老屋寒灯掩破扉。 我自豪歌君自笑,不曾相对泣牛衣。 此诗作在妻子去世两周年的夜晚,可见是为纪念亡妻两周年的祭日而作。前两句回
7、忆妻子生前他们所过的贫苦生活,由于缺少柴草没有菜蔬,所以无法生火做饭,老屋、寒灯、破扉这几个意象,就烘托出了当时凄凉窘迫的生活情景。贫穷和寒冷相互辉映,真实地再现了他们饥寒交加的生活经历。三四句没有按照常理紧接着写贫贱夫妻百事哀的局面,而是写诗人和妻子都能积极乐观地面对困境,表现了他们夫妻坦然自信的生活态度,坚忍不拔的性格。通过牛衣这个典故,写他们的感情没有因而破裂,反而更加坚如磐石,虽贫苦却能相依相伴的伉俪情深。 《郭宜人周年》其一:悠悠生死别经年,遗挂尘封为惘然。 魂魄有灵应念我,可能梦里作团圆。 此诗是在妻
8、子去世后一周年的祭日写的,共写了十首,这里选第一首来浅析鉴赏。生死之别已经有一年时间,在这漫长的一年中诗人真是受尽了各种煎熬,但他还是坚强地挺过来了。在妻子一周年的祭日看见妻子的遗物,诗人不觉又走进了悲痛的世界,但是经过了一年的磨练,诗人已经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理智地接受妻子的离去。转而写到妻子的魂魄,说如果人死后真的有魂魄,而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