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33777
大小:54.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10-15
《浅谈德国小学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德国小学教育及其对我国的启示由于中德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不同,因此中德两国的小学教育各具特色。德国小学教育的总体特征是自由与轻松。教学方法上表现出多样性和灵活性;依据学生特点实施管理;评价上全面、公开、公正、客观和具体;管理上民主及多方参与。本文阐述了对德国小学教育现状的认识,揭示了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阐述了德国小学教育对我国小学教育的某种启示。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他们的教育事业主要是由各联邦州自己负责,各州在学校体制与课程设置上是大致相同的。德国作为欧洲大陆主要的经济与政治体之一,较早地推行义务教育和普及义务教育。德国小学教育阶段除了少数
2、邦为六年(如柏林)之外,其余为四年。在这里,我谈谈对德国小学教育的认识,以及对我国小学教育的某种启示。一、对德国小学教育现状的认识小学教育是所有德国儿童都可以完成且必须完成的初等阶段教育。除了柏林和勃兰登堡少数州的小学学制为六年外,其余各州的小学学制都是四年。德国宪法规定,儿童六岁入学,在大部分的州中,儿童在小学前两年的学习是没有分数的,只是给学生一般的鉴定。儿童小学毕业后进入高一级学校,为五、六年级,这是一个过渡阶段,家长和学生主要充分考虑将来升入哪一类型学校。1.入学成熟检查。德国各州的教育法都规定,儿童入学时必须由当地卫生部门指定的学校医生进行健康检查,不需要考试
3、。但这种检查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那种考试或者测验。检查内容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儿童的身体进行全面检查,看其在身体发育方面是否适合上学。这项检查一般由校医或者孩子的家庭医生实施,包括测量孩子的身高、体重等。二是检查儿童的心智发展,检查他们的智力与心理发展的程度,看其是否达到入学标准。此项检查一般由学校中即将担任一年级教学任务的老师组织实施,检查内容主要包括:儿童是否具有较长时间对教材或对谈话题目集中思想的能力,是否具有合格的语言能力,是否具有基本的社会交往和社会适应能力。2.小学的课程设置与教学。德国的小学课程设置和教学有它独特的地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固定的课
4、程设置,灵活的教学内容。德国小学正式列入教学计划的课程主要有德语、数学、自然和科学常识、美术、音乐、手工或编织、体育和宗教等门类。其中自然和科学常识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许多科学知识都在这门课里有所反映。而他们的小学教材,除了课本之外,还有许多辅助材料,这些都是免费的。二是为儿童开启自由、独立思索之门。德国小学的班级人数不多,平均每个班约25人,教室的桌子是可以随意排成圈型,这种安排有利于彼此相互交流和师生之间的积极互动,有利于营造一种灵活轻松的课堂教学氛围。三是做家庭作业不超过50分钟。德国的小学普遍强调要给学生一个欢快自由的学习氛围,以及更多自由活动的时间,给他们一个
5、轻松美好的童年。各州在学校法中也规定了小学生的家庭作业量,一般规定一、二年级学生,写家庭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半个小时,三、四年级学生,写作业的时间不得超过50分钟。3.综合性的成绩评定方式。这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用评语制代替评分制。以前,德国小学对学生的成绩评定采用六级评分制,1分为优秀,2分为良好,3分为中等,4分为及格,5分为不及格,6分为差。除一年级学生外,其他年级学生都是每学期评定一次学业成绩。现在,德国的小学强调不要加重小学生的学习负担,不给他们增加心理上的压力,让儿童的身心自由、全面发展。而且近年来,大多数的州都对小学的一、二年级学生改用评语制代替计分制,
6、而三、四年级的学生虽然有成绩,但评语部分仍然占据重要部分。二是以发展的眼光全面地评价每一个学生。德国的教育家认为,一个好的教师并不在于他能教给学生很多知识,而在于他是否有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能力。成绩评定对他们来说,主要是一种激励学生兴趣的手段,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二、我国小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到小学教育,大多数人会觉得,教小学生可轻松了,小学知识很简单。然而实际上由于诸多客观与主观因素,小学教育实着不简单,而且存在一些问题。1.教师的权威占主导,忽视了小学生自身的意愿。小学生如果做出了不同于他人或教师期望的选择,则很多时候会被认为是不听话,然后一
7、些教师会强行让孩子改变自己的选择,做出符合自己期望的选择。目前,许多小学课堂里,教师都只是根据教学计划上课,没有充分考虑学生在课堂中的实际情况,教师只是扮演了一个具有绝对权威性的独裁者,并未将学生视为一个自主个体,给予其充分尊重。教师往往只顾自己的教,没有真正考虑到学生的学,导致在一个有教师和许多学生的课堂里,教师成了一个表演者,而作为学习主体的小学生恰恰成为观众。2.忽视儿童个性培养,其积极性、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传统的基础教育保证了系统知识的学习,注重学生统一性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学生生动活泼的个性特长反而被窒息在一刀切、齐步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