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708088
大小:54.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10-15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研究:G807文献标识:A:1009-9328(2011)10-000-01 摘要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下,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日益迫切。改革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培养途径,改革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结构,改革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促进中国高校水平运动员的快速、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高校 一、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的办学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高校培养出来的高水平运动员的数量也越来越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正在逐步成为中国竞技
2、体育的一支新生力量和新的增长点。 二、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的内容与现状 (一)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依据大学所承担的任务和办学目标定位来确定,集中体现了所要培养的运动员的根本特征。目前中国大部分高校对高水平运动员培养目标定位不明确,缺乏可持续性发展。 (二)专业设置 专业设置是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标志和主体,是培养目标的具体化,规定着专业的划分及名称,反映培养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业务规格和工作方向。 (三)管理体制与管理机制 中国高校高水平体育是“举国体制”,属于政府主导管理型模式。这种模式对促进学校体育竞赛活动的开展是有一定
3、作用的,但是已经不能适应当今学校高水平竞技体育的发展。 三、高校高水平运动员培养模式改革对策 (一)管理体制与机制改革 1.改革人才培养职能管理机构 中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职能管理机构存在管理权限过于集中、各级组织权责不明等问题。加强高校各社团、俱乐部的自主决策,强调他们的责任和义务。通过组织管理机构的改革提高中国高校竞技体育的高水平人才职能管理机构组织的灵活性。 2.改革淘汰机制 目前中国高校采取单纯的考试方式来淘汰不适应的运动员,淘汰率过低,方法也不科学。改革淘汰手段,积极推进考试的科学化程度,以科学量化评价与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淘汰不适应的
4、运动员,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 3.加大资金投入,改善办学条件 先进的教学设备,现代化教学手段,灵活的教学组织方式,是确保教育工作进行的前提,也就要求高校必须加大资金投人力度,从学校事业费中拨大量专款用于高水平运动员的教育。 4.建立和完善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的机制 鼓励高校体育教师采取各种途径接受继续教育和学习,更新自己的知识,使之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高教学知识、专业知识、科研知识、综合知识、管理知识与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知识等。 (二)培养途径改革 随着高等教育与社会产业关联的日益加深,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途径从校内延伸到校外,其至与企业进行订
5、单合作培养。高校要积极实施多形式的学、研、产一体化和“校体企三结合”的综合性培养途径。以体育系统和企业的优势资源为依托,以高校为龙头和主导地位,建设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实现强强联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目标。 1.教、体、企统一认识和整体规划 “校体企三结合”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推广首先依赖于教育和体育两大系统的鼎力合作,形成统一认识,然后企业加入。打破系统壁垒,制定统一的规划,发挥教体系统各自的优势,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建设力度并吸引企业的加入。 2.多渠道筹集体育经费 竞赛是指挥棒,竞赛制度对于运动员的选材、训练、管理和资金投向有导
6、向作用,同时对后备人才的培养具有强大的杠杆作用。高校需要建立适应体育竞赛市场需求、服务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需要的竞赛管理体制,完善竞赛制度,吸引企业加盟,促进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经费保障,并改善训练条件。 (三)培养目标改革 高校应根据本校师资力量、特点和未来市场的需求导向,有目的地建立和优化适合高水平体育专业培养目标的课程设置,加强基础学科的通用性、应用学科的适应性、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和边缘学科的知识性。 (五)课程结构改革 1.优化课程设置,改革课程体系 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的门类要涉及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领域;专业基础课按照少而精、
7、博而通,强化基础、打通主干,深入前沿的原则和思路,确立专业核心课程,建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 2.坚持课程的模块化 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选、整合、提炼、编制和改建,使具体课程内容的选择符合课程体系的要求,即与培养目标相一致。 3.加强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管理 国家和高校必须重视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和合理调配社会资源。国家可统筹规划,政策性的倾斜,资助高校建设运动场馆 (六)教学运行和组织机制改革 建立适应高水平运动员教育的弹性学分制和柔性学分制。将基本的教学计划按照一定的专业设置模式和附加的课程结构相配套,改制成双学位制、主辅修制、本硕连读制、硕博连读制
8、等,组合各种教学运行制度。改变教学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小组授课与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