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

ID:20641969

大小:2.23 MB

页数:42页

时间:2018-10-14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_第1页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_第2页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_第3页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_第4页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_第5页
资源描述:

《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_1课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赵朋天津医科大学精神医学教研室神经症和癔症患者的护理神经症(neuroses),旧称神经官能症。本症为一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烦恼、紧张、焦虑、抑郁、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或各种躯体不适感。起病常与心理、社会因素有关;病前多具有一定的素质基础或个性特征;临床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作基础;社会功能相对完好,行为通常保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范围之内;对疾病有相当的自知力,有痛苦感受、有求治要求,其现实检验能力不受损害。★神经症的共同特点1.心因性障碍,与社会文化因素相关2.具有一定的人格

2、特质基础3.机能性障碍,一般无器质性病变4.各种神经症表现特征性的状态相5.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6.患者的社会功能相对完好7.患者的自知力充分8.神经症是可逆的CCMD-3中神经症的分类包括:恐惧症焦虑症强迫症躯体形式障碍神经衰弱其他或待分类的神经症流行病学★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世界范围内,神经症与人格障碍的总患病率为5%-8%。★神经症在精神科各类疾病中患病率最高,在精神科门诊约占50%;在国内综合医院门诊患者中,神经症约占10%。神经症的病因1.精神应激因素2.素质因素-人格神经症的发病机制神经症

3、主要是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之间的矛盾。“应该之暴虐”KarenHorney(1885—1952)感觉——注意的交互作用精神能量的流动方向排除准则虚构准则思考准则*对症状的自我暗示、用意志斗争、克服、战胜*对食、性、睡眠、生理反应的刻意设定等错误的应对方式神经症的临床表现脑功能失调症状精神易兴奋精神易疲劳情绪症状焦虑恐惧易激惹抑郁强迫症状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强迫行为疑病症状睡眠障碍失眠入睡困难易惊醒早醒躯体不适症状慢性疼痛头昏植物神经症状群神经症的常见类型一、焦虑症1.广泛性焦虑症2.惊恐障碍二、强迫症三、恐

4、惧症1.场所恐惧症2.社交恐惧症3.单一恐惧症四、躯体形式障碍五、神经衰弱神经症的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两者之间的关系★神经症治疗的核心为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最根本目的促进神经症患者人格的成长与完善∵性格决定命运性格由行为转变∴行为改变命运调整外在内在自熟接纳客观,为之当为。癔症(hysteria)旧称歇斯底里,系由于明显的心理因素,如生活事件、内心冲突或强烈的情绪体验、暗示或自我暗示等作用于易感个体引起的一组病症。临床主要表现为分离症状和转换症状,没有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变为基础。症状具有做作、夸大或富有情感

5、色彩等特点,有时可由暗示诱发,也可由暗示而消失,有反复发作的倾向。癔症的病因(一)遗传因素Liungberg(1957)研究了281例癔症患者的一级亲属,发现远高于普通人群的患病率。Slater(1961)进行的孪生子研究并不支持遗传假说,因为单卵双生中未见到相同的发病者。(二)人格特征癔病性人格特征“成人的年龄与身体,儿童的情感与行为”1.情绪加强认识、思维服从于情感2.高度暗示性和自我暗示性3.表演性人格特征4.高度自我中心主义(三)生活事件初次发病有明显的生活事件作为诱因多次发病后,可以没有明显诱发

6、因素而复发癔症的发病机制1.原始应激现象:癔症的表现类似于动物遇险时所表现的各种本能反应,包括:①兴奋性反应②抑制性反应③退化反应2.有目的的反应:摆脱困境和危难,因病获益,“潜意识的诈病”分离性障碍1.意识障碍(1)周围环境意识障碍(意识改变状态):意识范围的狭窄(2)自我意识障碍(癔症性身份障碍):交替人格、双重人格、多重人格2.情感爆发3.癔症性痴呆(1)童样痴呆(2)冈塞尔综合征(假性痴呆)4.癔症性遗忘5.癔症性精神病转换性障碍1.运动障碍(1)癔症性肢体瘫痪(2)癔症性抽搐发作(3)癔症性失音

7、2.感觉障碍(1)感觉过敏(2)感觉缺失(3)感觉异常(4)癔症性失明(5)癔症性失聪癔症的治疗(一)心理治疗1.支持治疗2.暗示治疗(1)传统暗示疗法(2)诱导疗法3.催眠疗法4.行为治疗(二)物理治疗(三)药物对症治疗护理评估1.一般情况2.生理功能方面3.心理功能方面(1)评估患者的精神症状、情感状态、行为表现等方面(2)评估患者病前性格特点和对应激的心理应对方式4.社会观念方面5.家庭与环境方面6.其他方面护理诊断1.生理功能方面(1)睡眠形态紊乱(2)潜在的或现存的营养失调(3)疼痛或身体不适(

8、4)皮肤完整性受损(5)部分自理功能下降2.心理功能方面(1)焦虑(2)抑郁(3)恐惧3.社会功能方面(1)潜在的或现存的自杀、自伤行为(2)有暴力行为的危险(3)自我保护能力改变(4)社交能力受损(5)个人应对无效(6)不合作(7)知识缺乏护理目标1.症状减轻或消失2.能正确认识疾病表现,恰当的宣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痛苦。3.患者基本的生理及心理需要得到满足,舒适感增加。4.能运用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及应对技巧控制不良情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