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论郑文焯词的美学风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郑文焯词的美学风貌内容:郑文焯偃蹇江海,为人萧散,个性狷洁,追求清寒淡雅的美学趣味,集中地体现在大鹤词中。清冷的形貌,俊拔的体骨,情兼雅怨的内质,旷远的意趣,合成了大鹤词清旷骚雅的美学风貌。概而言之,主要表现在:清冷为形,峭拔为骨,骚雅为神。 关键词:清旷骚雅 清冷为形 峭拔为骨 骚雅为神 郑文焯号大鹤,是清代满族词人之翘楚。梁启超认为他与纳兰性德占据了清词坛头两把交椅,这一评价虽有誉美之嫌,却仍然足以显示出他在清词史上的重要地位。对于大鹤词,学界论者甚少。李德在他的拓荒之作《风流文采自一家—
2、—谈郑文焯词的艺术特色》一文中指出:“郑词的艺术风格是亦清亦丽,亦豪亦婉,能壮能柔,能工能放,兼有婉约、豪放、清空三种艺术特色,前期多婉丽,中期多豪旷,晚期多清深……又从词调的差异着眼,小令多风流蕴藉,中调多清空雅致,长调多沉雄悲壮。”这是学界较早对大鹤词具体而全面的把握,但似失之琐碎,较难挖掘郑文焯词的创作个性。只有透过个别的现象,才能发现事物规律性的东西,词人的个性与风神正是深藏于词作的万花筒中,需要剔除掉杂乱无章的品种与类别,方能发掘其内在的审美特质。 郑文焯生平慕姜尧章之为人,其遇其志,与姜白
3、石有天作之合。故而悲其遇,志其志,学其学。他“为词实自丙戌岁始,人手即爱白石骚雅”,以为虽不能遽得周柳之神韵,“尚不失白石之清空骚雅”。大鹤对白石评价很高,他说:“石帚词,骚雅原于高淡,如孤云野鹤养空而游。……独石帚幽寒自逸,其所作一如其人之馨洁,无懺微身世之感,意绝荣落,终老江湖,故所为词虽少,逊清真之高浑,而超逸纯粹则过之,当时论者翕然无异词,且服其行谊之高焉。”在举世以清真为高的时风笼罩下,1887年春,大鹤与张祥龄、蒋次香、易顺鼎兄弟举词社于吴,日和白石词以为乐,心仪手追,实为白石隔世之知音。理
4、论上,大鹤以白石、叔夏为法,倡导清空澹雅的美学趣味;创作上,他激赏“高健在骨,空灵在神”,“又必出之骚雅,,的作品。正因为二人遭遇、性情、爱好的神似,故而千载之下,清旷骚雅接通了两位异代词人的心脉与神理。时人亦多以之与白石相况。刘子雄《瘦碧词序》曰:“叔问独取径白石,自成雅调”;易顺鼎《瘦碧词序》云:“(大鹤词)夷犹淡远,清旷骚雅,怨而不怒,哀而不伤。故尝论其身世,微类玉田;其人与词,则雅近清真白石。”嘟指出了大鹤词神似白石,独具清空骚雅、凄异冷峭的美学风貌。 从美学意义上来说,清空不仅仅是一种艺术风
5、格,它涉及到意趣、境界、手法诸多方面。 它是在词人清雅意趣的全面调度下,通过清虚脱俗的笔法、刻画空灵淡远的境界体现出来的审美风貌。沈祥龙《论词随笔》有云:“词宜清空……清者,不染尘埃之谓;空者,不着色相之谓。清则丽,空则灵。”意清气空,不粘不滞,方可超尘脱俗,得清丽空灵之妙。谢章铤《抱山楼词叙》亦云:“夫词欲清空,忌填实。清空生于静,静则心妙,其寄意也微,其托兴也孤。”在虚静的词心状态下,以清气神韵贯注于作品中,故而笔法超妙,景致雅洁,意兴幽远。除了意念的空灵含蓄,在修辞形貌方面,“(清空)就是形象的
6、组织比较疏一些”,“情语比较多,用典较少,色彩较淡,其抒情的线索比较容易看出来”。总的来说,正如夏承焘先生所言,与质实的词“典雅奥博,但过于胶着于所写的对象,显得板滞”相对,清空的词往往虚处作笔,“能摄取事物的神理而遗其外貌”,故而有清气往来其间,如“野云孤飞,去留无迹”,以致于空灵疏宕,气体超妙。吴梅在《词学通论》中说:“清末论词笔之清,无逾叔问者矣。”乾坤清气,赋予大鹤,使大鹤词显示出清空骚雅的美学风貌。概而言之,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清冷为形,峭拔为骨,骚雅为神。 清冷为形 大鹤论词
7、,首倡清空。他说:“词之为体,又在清空。”他追求的是一种清空冷峭的美学趣味,这首先表现在作品的遣词用语与意象境界方面。大鹤意趣高远,志节超拔,素性恬淡,因而多选用清冷疏淡、凄寒阴黯的词语,用以刻画清幽凄冷的形象,呈现出冷清幽远而玄秘空灵的境界。 大鹤工于炼字、琢句。其用字遣词,锻炼工至。他继承了张炎“字面须敲打得响”的主张,用语首求妥溜,再求雅澹。如“雁飞关月黑”的“黑”字就极为稳洽准确。同时,萧散淡远的审美趣味决定了大鹤偏嗜清寒幽瘦的语词。大鹤词中用得最多的词语有:“寒”、“冷”、“凉”、“清”、“
8、空”、“残”、“凄”等。如“一夜凉风思……剩水云,冷社两三鸥”(八声甘州·西楼九日》)、“山寒近屋……吟残画烛,空阶雨断蛩声续”(《踏莎行》)、“狂歌独立空山。满天清思雾襟寒……梦上瑶京风月冷”(《临江仙》)“依黯残云心事,过江如梦,清歌催老……西园冷咏,南楼清啸”(《瑞龙吟·春怨用清真体》)、“镜屏香冷夫容荐,花趁人凝澹……长是画帘高卷卧清秋”(《虞美人》)、“经醉残山……空有绕枝禽,笠泽烟寒,玉峰云暗,凄绝重临。”(《一萼红·石湖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