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

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

ID:20431420

大小:51.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10

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_第1页
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_第2页
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_第3页
资源描述:

《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上博竹书(三)字词考释生按:蜳从虫,声,古音在文部。眈,从目,冘声,古音在侵部。二字在上古韵部悬隔,音并不相近。此字实即字,从,(虫之省)声。右上之口当为附加的装饰符号。金文中有“陆”,即传世文献的“陆终”;又长沙子弹库帛书有“祝”,即传世文献中的“祝融”。古音学家一般认为,战国以降“终融”两字属冬部,而更早的时候冬部与侵部本为一部。上博简《诗论》简八:“《小弁》、《巧言》,则言人之害也。”颜世铉先生以为即讒字,其说甚是。⑵古音讒字亦在侵部。故从声之,可以借为从冘声之眈。又《庄子·外物》:“螴蜳不得成。”陆德明《经典释文》:“司马云:螴蜳读曰忡融,言怖畏之气忡融两溢,不安

2、定也。”司马彪读“蜳”为“融”,盖有所本。若从司马之说,则蜳之构形当分析为从,蟲省声,为字异构,只不过形符和声符互换位置而已。与从虫,声的的蜳字为同形字,音义互不相干。融从蟲声而省作融,或体作螎,当有助于我们理解由到蜳的演变过程。二.《周易》第三十三简:“宗肤。”整理者曰:“‘’,字见于《包山楚简》,或隶定为‘’,据帛书,今本可读为‘筮(噬)’或齧。”⑶生按:此字也见于《郭店楚简·语丛四》,字形当隶定为。《语丛四》云:“善事其上者,若齿之事(舌),而终弗。”我曾在《郭店楚简字词考释》曾将此字隶定为(),以为即齧或噬字之异构(齧噬本为一字一词,后来发生分化)。⑷

3、()字的构形当分析为从齒,声,而实际上就是(辥櫱糱所从的声符,“辛”为“”之变形)。其后简帛研究网站发表王宁先生《释郭店楚简中的“噬”与“澨”》一文,与余说略同。⑸今得上博竹书《周易》,与传世本“噬”字互为异文,益可信余与王君之说之不误。三.暜《周易》第四十四简:“初六,井暜不食,旧井亡禽。”整理者说:“‘暜’,普之本字。《广韵》:‘普,博也,大也,遍也。’”⑹陈伟先生读暜为替。⑺今按:当以陈说为是。但需要指出的是,该字上部所从不是象两人并立的竝字,而是替字的初文。中山王鼎有字,张政烺先生曾据《说文》“废,一偏下”之说解,考订此字为替字初文。⑻替的本义为代替,引申

4、为废弃。四.朻《周易》第四十五简:“九晶:井朻不飤,为我心。”整理者说:“‘朻’,读为‘救’,同韵部,挽救,或读为收。”⑼又同简:“井收勿寞,又孚元[吉]。”整理者说:“井受救治,不再冷落、荒废。”⑽生按:读‘救’或‘收’,似均于文义不合。但整理者以为前后二个“朻”字用法相同,应是可取的。“朻”当是“”字之借,二字古音均在幽部,故可以相通。传世本《周易》:“井渫不食,为我心恻。”“”与“渫”字异义同。《说文·斗部》:“,挹也。从斗,声。”段注:“挹亦抒也。……古音盖在三部(即幽部——引者)。”《说文·手部》:“抒,挹也。从手,予声。”又《斗部》:“斜,抒也。从斗,余声。”

5、段注:“凡以物挹出之谓之斜。”又《水部》“浚,抒也。”又:“渫,除去也。从水,声。”《水经注·汶水注》:“树前有大井,极香冷,异于凡水。不知何代所掘,不常浚渫,而水旱不减。”由此可见,斜(抒)浚渫数字均有淘井义,故辗转相训。五.《仲弓》第二十六简:“恐吾子,愿因吾子而治。”整理者说:“,同‘’、‘忧’。《说文·心部》:‘,愁也。从心,从页。’”⑾陈剑先生说:“‘’与‘贻’、‘’与‘羞’皆音近可通。《礼记·内则》:‘将为不善,思贻父母羞辱。’《逸周书·序》:‘穆王思保位惟难,恐贻世羞,欲自警悟,作《史记》’”⑿生按:当从陈剑先生说读为“羞”,但需要指出的是,此字并不是憂字。

6、此字构形当分析从心,声。包山楚简第180简有字,字不识⒀。《楚系简帛文字编》、《包山楚简文字编》均予收录,亦以为《说文》所无。⒁实际上即脜字之异构。《说文·肉部》:“脜,面柔也。从,从肉,读若柔。”《广韵·尤韵》:“,面和。”《集韵·尤韵》:“脜,《說文》:面和也。或从页。”又《集韵·有韵》:“腬,面色和柔皃。或从页。”古音柔声、丑声相通,故羞可以相通。。《集韵·有韵》:“糅粈,雜飯也。或作粈。”《仪礼·大射礼》:“公新揉之。”郑注:“古文揉为纽。”《仪礼·乡射礼》:“则以白羽与朱羽糅。”郑注:“今文糅为缩。”《仪礼·乡射礼》:“乃宿尸。”郑注:“古文宿皆作羞。”《说文

7、·羊部》:“羞,进献也。从羊丑。羊,所进也。丑亦声。”可知羞字本义与“羞耻”之“羞”无关。然则字从心,声,当为“羞耻”之“羞”的本字。⑶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181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⑷孟蓬生《郭店楚简字词考释》,《古文字研究》第二十四辑,第404—第407页,中华书局,2002年。⑸王宁《释郭店楚简中的“噬”与“澨”》,“简帛研究”网,2002年8月27日。.jianbo.org/soNormal>⑹马承源主编《上海博物馆藏战国楚竹书》(三),第196页,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⑺陈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