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教化果与因

乡村教化果与因

ID:20384828

大小:32.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10-11

乡村教化果与因_第1页
乡村教化果与因_第2页
乡村教化果与因_第3页
乡村教化果与因_第4页
乡村教化果与因_第5页
资源描述:

《乡村教化果与因》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乡村教化的果与因——论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的价值来源:《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10年第5期作者:袁媛曲铁华摘要:口述史是一种古老而又现代的治史方法,它能够将历史研究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每一个阶层和角落,能够走向大众,让曾经沉默的普通民众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自己的历史。这使得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一方面能够探索到曾经的社会教育留给民众的记忆,从而映现其真正的教化之果何在;另一方面,能够从民众的角度出发,通过所掌握的口述史料、民众在访谈中的表现以及口述史料和文献史料的差异,对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发展完善所应依循的因素予以诠释,从而使其满足村民的“教化”之

2、需,完成国家、社会发展所赋予的“教化”之责,达成其本身所应有的“教化”之效。关键词:乡村教化;口述史;价值口述史是一门古老的治史方法,如司马迁所著的《史记》中就有大量生动翔实的口述史料。现代意义上的口述史创始于1948年的美国,发展至今愈发显示出独特的魅力。目前学术界对口述史没有统一的概念表述,“在我国口述史属于史学,包括史料、研究方法和分支学科三层含义”。[1]其基本意旨是通过直接访谈、参与观察等手段,以笔录、录音等方式,收集、整理口传记忆以及具有历史意义的观点。显而易见,这和传统的博览群书式的文献治史法有着巨大的差别,它能够将研究视野弥散到社会的任何一

3、个阶层、任何一个角落,能够不受文字的限制而最大限度地搜寻研究资源,能够在交谈、调查中不断有新的发现。因此,口述史在农村社会教育研究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它能够使那些曾经是“沉默的大多数”的村民发出自己的声音,能够借助村民的回忆让那段由这些“无名小卒”参与、演绎的农村社会教育史鲜活地呈现出来,从而为我们的研究提供财富,感知到曾经的农村社会教育所收得的教化成果,为今后农村社会教育取得教化之效探索可以依循的因素。一、重寻乡村教化——农村社会教育的现实召唤从1949年建国到今天,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群众物质生活水平有了前所未有的改善

4、和提高。在未曾有过的相对富足的物质条件面前,民众在精神文化生活方面有着前所未有的渴求。同时,旧有的一套思想观念在扑面而来的西方文化、东亚其他民族文化等等非本土文化的影响下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冲击。面对这种情况,城市及城市人相对较快地适应了,而农村和农民由于交通、经济、政策、教育、文化基础等等诸多方面的薄弱而措手不及,出现了一些或沉渣泛起或“新瓶装旧酒”式的不良行为及现象。如何让农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与物质生活一样相应地提升,如何让农民在纷繁复杂的现代社会中找到安身立命的精神信念,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与此同时,“城镇化”已成为大部分农村不可回避的发展趋

5、势。目前,全国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农村率先步入了城镇化。必须说明的是,“率先步入城镇化”在当下有两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种类型分为两种情况:一是“水到渠成”型,即“城镇化”是这一农村地区经济、文化等方面蓬勃发展的自然结果,如江苏省南部的华西村;二是“水涨船高”型,就是某一农村地区的“城镇化”并非由于其经济等方面的良好发展,而是由于其所处地理位置的优势,在有关政策的直接或间接作用下发生的。第二种类型是当前大多数农村城镇化的缩影,这一类的农村大多处于城乡结合部,在政府的基础设施建设、旅游区开发、工业园区开发、大学城建设或房地产开发等需要下,失地、搬迁,极度迅速地“城

6、镇化”。被“仓皇”卷入城镇化进程而“背井离乡”的村民何去何从?失去家园田地的乡村何去何从?在上述现实问题的拷问下,发展和完善面向农村全体民众的社会教育迫在眉睫。社会教育是教育的三大形态之一,但是,“在当代中国教育研究中,社会教育及其历史是一个很少有人眷顾的领域”,[2]对于农村社会教育的关注和研究远不如对农村学校教育的研究繁荣。根据目前公开出版发表的相关资料及实践情况,有关社会教育的理论研究以及相关实践往往聚焦于两点——“社会”和“教育”。前者注意到了社会教育的特性,关注教育对象的全面性、施教主体的多元性,以及教育内容、形式、方法的多样性,亦即关注“什么是

7、社会教育”。后者则更多地将目光集中于“怎样进行社会教育”,即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措施、什么样的方法,在什么时间、地点施行什么内容的教育。显而易见,当下的社会教育研究所看重的局限于过程,对“前因”和“后果”缺乏应有的关怀。这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农村社会教育不兴、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空虚的因素之一。追根溯源,“社会教育”这一名词目前被一致认为是近代以来源自德国途经日本传入的“舶来品”,是由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一直存在的“教化”传统在鸦片战争之后、在皇权国势江河日下的衰溃中和欧风美雨强权劲势的侵袭下急速转型的产物。“教化”这个在清末明初被逐渐弃之不用的概念与当今惯常使

8、用的“社会教育”相比,有以下特质:首先,从民族品性而言,“教化”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