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接受美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接受美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内容:接受美学理论认为在文本接受过程中,只有通过读者创造性的填充和改造文本,文本的意义才得以实现。这一理论给高职英语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来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能动性,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接受美学;高职英语教学;启示 :G424:A 一、接受美学的基本内涵 接受美学又称接受理论,它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联邦德国出现的一种文学美学思潮,是以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布拉格结构主义文学理论、德国伽达默尔哲学阐释学、波兰英加登的现象学为理论基础,以人的接受实践为依据的独立自主
2、的理论体系。最杰出的代表是姚斯和伊瑟尔。接受美学作为文学研究的新范式,它将文学研究的重心从和作品上移到了读者审美接受和审美经验的研究上。在接受美学看来,文学作品是由和读者共同创造出来的,读者对作品文本的接受过程实质上是一种再创造过程,是文学作品真正得以实现其自身的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读者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其基本内涵是: (一)读者中心论。接受美学首先确定了读者的中心地位。接受美学认为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读而创作的。读者对作品意义的具体化是能动的、决定性的。在文本解读过程中,读者及其具体化在其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中心地位。读者作为审美主体在作品意义具体
3、化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文本的真正价值在于读者所做出的种种不同解释。作品的真正生命在于永无止境的读者的解读之中。读者是文学价值实现的一个重要环节,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中随着读者的不同而不断变化与生成。 (二)意义空白。接受美学认为文本是一个充满了“空白”和“不确定”的结构,,文本的意义并不在完成文本时就已经产生,而是在阅读过程中由读者完成的,在读者的阅读中被重新建构(reconstructed)和具体化(concretized)。理论上讲,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意义空白和不确定性,这些“空白”和“不确定”是激发读者想象力与创造力的源泉,赋予了
4、文本独立于之外的文学价值,读者通过自己的审美经验和想象去填充和改造文本,进行新的创造。 (三)期待视野。接受美学中的一条重要原则是“期待视野”。“期待视野”是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先具有的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在具体阅读时化为一种潜在的审美期待。期待视野是读者对文本进行解读和接受的前提,具有个体性,由于受到知识水平、社会经历、个人性格等因素影响,不同读者必定拥有不同的期待视野,因而在具体化过程中必然对文本产生不同的解读。当读者的期待视野与文本提供的视野融合时,读者就完成了作品的接受和理解过程。读
5、者的“期待视野”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处在不断建立和改变的过程中。随着融合的不断深化,读者的接受能力进一步得到提高;随着读者接受能力的提高,读者的期待视野相应不断提高,从而促使创造出更多的文本。 接受美学具体内涵为英语教学打开了一扇新的窗口。它颠覆了长期以来教师作为文本代言人的权威地位,让我们意识到学生是具有主观性、能动性、创造性的独立的个体。教师在教学中应该充分培养他们的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努力探索如何在语言知识与技能传授之外,为学生提供一个更广阔的空间,从而全面贯彻英语素质教育。 二、接受美学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促进
6、学生的文本接受。接受美学明确指出“在文学作品的传播中,以读者为主,以具体化为主。读者是第一性的,未定性的文本是第二性的。”在接受美学的阅读过程中,读者的主动性始终贯穿着整个阅读阶段。接受美学读者角色的概念,为高职英语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既是教学设计的主导者,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习的主体,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教学准备时要将课件设计成学生学习的导航器,应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接受力和理解力,注重增强课件的交互性。课堂教学中要改进以往满堂灌的教学方法,要有针对性的设计一些多层次、全方
7、位的问题,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促进学生思考的主动性,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接收”,确立学生的主体性地位,从而一方面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另一方面又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审美能力。 (二)把握学生的期待视野,激发学生的兴趣。“期待视野”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它主要指“接受主体或主体间的先在理解形成的指向本文及本文创造的预期结构”。学生每次在接受英语教学之前,已经形成了相对丰富的知识结构和一定的思维定势,他们会对教学产生了一定的心理“期待”。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会按既定的期待视野去审视教学内容,如果老师的教学内容适当超出学生的“期待视野”,学
8、生就会产生兴趣,愉快、顺利地接受教学,反之接受效果会大大降低。教学实践中,教师应巧妙地处理好教学与学生期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