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研究[内容提要]:长期以来,我国的外语教学活动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上,虽能熟练地再现与教材有关的知识,有效地控制学生进行各种教学活动,但缺乏组织语言交际活动的能力。由于高考的导向,在中学教学中一度忽视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因此,努力探索中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方法已显得相当重要了。[关键词]:交际能力认识误区策略尝试一、研究课题的提出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存在以下特点:1.教师讲解多于学生操练.2.英语课堂教学中,使用英语的比例较低,一般中学仅占用24%.3.中学英语教师对各种教学法的态度以语
2、法翻译法的认同度最大,因此,大部分中学英语教学的方法基本带有翻译的特点.教学侧重点是语言本身的知识的传授.尽管学生花了六年的时间学习英语,但他们中绝大部分仍然张不开口,无法应用在实际交流中.一个时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我国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知识传授比重较大,语言实践不足,这是导致学生学了六年,却不能运用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现状,在进行了大量的理论学习和情况调查之后,笔者开始了“中学英语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及策略研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语言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建立初步的语
3、感,从而获得基本的语言运用能力。二、中学英语口语交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学英语教学的根本问题仍没得到彻底改善。“哑巴英语”是困惑广大英语教学工作者的一个难题,也是外语学科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症结。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主要有:1.教学观念的制约回顾历史,我国从文革起直到改革开放的初期,几乎全社会都会认为,不学ABC,照样开机器。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外语教学无从谈起。改革开放以后,人们的思想有了根本的转变。但人们的认识是否完全到位,还值得怀疑。2.社会需求的约制为什么英语口语教学水平大城市比中等城市好,中等城市比小城市好,而小
4、城市又比农村好呢?这是大环境的作用。在农村或相对偏僻的不发达地区,学了英语,你不但找不到用武之地,甚至连使用外语的氛围都感受不到。因此,能产生学习英语的热情和动力吗?有些东西百闻不如一见,从报纸、电视、收音机里人们虽然能读到、看到、听到英语及对英语学习的一些报道,但这和置身其中是完全不一样的感受。当你置身于一些大城市的英语角时,你会不由自主地被那浓浓的英语学习氛围所打动。3.培养目标的制约我们需要培养什么样的口语人才?四年大学学完后算不算人材了?英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究竟能做些什么样的口语工作?这些很少有人去理会。人们只关心他们学
5、了多少语法、词汇以及能够通过一个什么等级。4.民族传统的制约服从、尊重、忍耐和克制,这些我们一直引以自豪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能否消除疑虑,大胆畅述自己的看法,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或不可忽视的影响的。去年我市聘请了两个外教,他们来自澳大利亚,他们对学生的评价是:Fiftystudentsmoveasone.Theyallgoinonedirection,butinAustraliafiftystudentsmoveasfifty.Theygoindifferentdirections.为什么越不懂事的人越敢开口,越成熟的人却越放不开呢?
6、因为前者没有顾虑,而后者就不一样了。我们常说,我们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的,他们就是放不开。但他们能放得开吗?5.教师素质的制约在教学一线的老师都知道,要想使学生重视某门学科,从而达到教学目标中所规定的要求,首先得让他们对这一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而产生这一浓厚的兴趣的前提是,学生必须敬重老师的人格,佩服他的学识,甚至欣赏他的特长及言行。因此,教师至少应具备三方面的素质:(1)高尚完美的师表形象、稳定独特的人格魅力。要让学生佩服你、崇敬你。(2)厚实精湛的学科知识、灵活先进的授课技艺。要让学生相信你、羡慕你、并被你吸引。(3)豁达开明
7、的广阔胸怀、和蔼幽默的待人风格。有了以上三项素质差不多就决定了学生对你这门课是否有兴趣了。教育部制订的英语课程标准(2001年7月出版)提出了基础教育阶段英语任务,其中一句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我们也知道,学生学好口语的先决条件就是要消除疑虑,增强开口说英语的自信心。如果不具备以上素质,你凭什么去激发学生对你这门学科的兴趣?你又有什么能耐去消除学生的疑虑,增强他们的信心呢?6.教学用书的制约教材对口语能力的制约作用也是不可低估的。
8、校本课程的开设除要满足高考的需求外,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也是非常必要的。为什么许多学校要选新综合英语或牛津英语呢?这是因为他们的词汇量大,而且语言更加贴近生活。三、口语交际能力的认识误区1.将口语交际能力与交际能力相混淆交际能力这一概念最早是由美国社会语言学家H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