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20022989
大小:7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0-08
《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ct诊断》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的CT诊断武洪文(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93163部队医院150001)【中图分类号】R730.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6-0041-02【摘要】目的探讨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小肿瘤的CT诊断及其鉴别点,提高CT诊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方法连接区小癌22例,括胰头癌12例(其中6例位于胰钩突},Vateh壶腹癌5例,胆总管下端癌5例;另胰头区炎症5例,以作对照分析。全部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1)连接区小癌CT表现为胰头或钩突增大变形、密度改变及十二指肠内侧壁结节,胆总管壁增厚
2、或下端结节;胰头癌突岀表现为低密度区;Vater's壶腹癌、肭总管下端癌密度相对高,这与肿瘤的病理结构有关;大部分病例有胰胆管扩张,胰胆管扩张与否依据肿瘤牛.长的位置而定。(2>胰头区炎症亦表现胰头增大,胰胆管扩张,但胰头密度均匀,与周围结构分界不清,胆道积气,这些可作为与肿瘤的鉴别点。结论连接区小癌的CT诊断及鉴别虽然还有一定的困难,但其仍不失为一种有效的诊断方法。【关键词】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CT诊断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括来自胰头、胆总管下端、Vateh壶腹及十二指肠乳头处的恶性肿瘤。直径≤3cm者为连接区小癌。由于上述
3、结构解剖关系密切,所发生的肿瘤易相互侵犯,CT表现复杂,部分病例表现与炎症相似。为了加深认识,提高诊断水平,笔者收集了1992〜1998年符合木文诊断标准者27例,毡括5例误诊为肿瘤的炎症患者,一并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27例中,男15例,女12例。年龄36〜82岁,平均56.7岁。病程20天〜1年。主要临床表现有黄疸、腹胀,部分患者有发热、腹痛、体重减轻等。1>概述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少见,发病率为0.01%〜0.04%(MOntag等,1990;Rubin等,1991)。过去,由于诊断技术水平有限,加之患者就诊较晚,肿瘤较大,术
4、前及术中难以分清肿瘤起源何处(胆管下端,胰头,共同管或十二指肠乳头部)而统称为壶腹周围癌。但是,上述不同起源的肿瘤,虽临床表现及外科手术方法相似,但切除率及预后不同,如共同管癌切除率可达40.0%,术后5年生存率为43.2%,而胰头癌手术切除率约为9.8%〜26.7%,术后5年生存率仅只有3.4%。随着医学的进步,影像诊断学的飞跃发展及其在临床的广泛应用,0前在临床上有能力将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的胆胰共同管癌(即以往所称为壶腹癌)与周围其他癌肿,完全能够,而且也非常必要区分开来,将它们的起源在术前诊断清楚,这对于手术的选择与患者的预后
5、十分重要。有作者指出,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临床三联征是黄疽、疼痛、体重减轻;放射学三联征是胆管扩、胰管扩张、胆胰共同管周围包块。冇此两个三联征可以提示诊断为胆胰管十二指肠连接区癌。此处主要讨论胆胰共同管癌。2)病理病因学胆胰共同管癌,起源于连接区之共同管粘膜上皮,或胆管下端粘膜上皮,或胰管下端粘膜上皮。癌多呈息肉状或结节状,表面凹凸不平,常奋糜烂或溃疡。肿瘤大小不等,直径在0.4〜15.0cm之间,平均3cm左右。大体形态上可分为十二指肠乳头型,共同管内型和混合型,以乳头型为多见。乳头型表现为十二指肠壁内局限性肿块,呈膨胀性向肠腔内
6、生长;共冋管内型癌肿向胆胰管下端蔓延生长。组织学类型:皆为腺癌,且以腺癌和乳头状腺癌为主,高分化腺癌所占比例较大,粘液癌和未分化癌占极少数。大多数肿瘤恶性程度低,转移时间较晚。病因学0前仍不甚清楚,可能为多因素所致。3)临床表现胆胰共同管癌男性多见,男女之比大于2:I,患者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平均50〜55岁。最常见症状是黄疽,其次是食欲不振,上腹部闷胀不适和疼痛、消瘦、发热、腹泻和黑便等。传统的把黄疤作为早期症状,无痛性进行性黄疤是典型表现。当今这个概念己发生变化,本症的最早期的表现和典型症状并非是黄疸,上腹部痛、上腹部闷胀不适
7、、纳差、体重减轻、乏力等症状体征,常在黄疸出现前早已存在,这是由于肿瘤组织的阻塞,胰胆管内压力升高,胰液胆汁分泌排泄不畅所致。在胰胆管代偿性扩张适应阶段,临床上可不出现黄疸。因此,如能高度重视这些早期症状,并积极地利用现代影像技术,定会有利于本症的早期发现。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表明,肝外胆总管梗阻时,胆管扩张是比黄疸更为敏感的征象。胆管内压正常为0.49〜1.47kPa(50〜150nmH20),肝分泌压为2.94〜3.43kPa(300〜350mmH2O),只有当胆管内压上升超过肝分泌压吋,胆红素才会逆流入血而出现黄疤。而在肿瘤缓慢生
8、长和逐渐加重胆管堵塞过程中,胆管系统逐渐扩张和加强排空以克服和减少内压升高引起的损害,尽可能地适应内压升高,胆管内压在一定吋期内维持在肝分泌压之下,临床上并不出现黄疽。因此,在连接区癌引起胆总管梗阻的早期,常常无黄疸却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