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

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

ID:19918765

大小:48.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10-07

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_第1页
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_第2页
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_第3页
资源描述:

《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比喻在中西翻译传统的相似性探讨一、引言  人们对于翻译比喻的喜爱和认识,往往停留在单一、彼此孤立的层面,至今未能把它作为一个专门领域来全面、系统地开发和研究。本文的目的,即是为了填补译学研究领域目前存在的此种缺憾。本文立足于当代翻译学的描写原则和方法,主要从比较和历时的不同角度,对中西方翻译研究中出现过的各种翻译比喻进行一次较全面而系统的扫描。通过举例,旨在分析比喻实例来比较研究中西译论传统的相似特征。  二、翻译原则的相似  前文提及严复的“信、达、雅”与泰特勒的“翻译三原则”如出一辙,可见中西翻译原则的相似性。尤其翻译中“信”或“忠实”这一原则问题,自古以来都是中西译论的

2、核心议题。在西方,这个议题的提出最早可以追溯到贺拉斯(Horace)的名篇《诗艺》,他在谈论诗歌创作时,告诫人们不要“像忠实译者那样逐字翻译。”在我国译史上,“信”的概念最早见于支谦的《法句经序》,文中所引老子之言“美言不信,信言不美”(参见陈福康1992:15)。  法国雨果(Hugo)谓“翻译如以宽颈瓶中水灌注狭颈瓶中”,其中旁倾而流失者必多,也就是说译者对原作的删繁从简,没有忠实于原作的翻译。又如法国伏尔泰(Voltaire)的“从板刻复制中睹原画色彩”;法国梅西里阿克(BachetdeMeziriac)提倡准确翻译,提出“不得给原著塞私货”,并指出,“要评价一部译作的

3、好坏单凭文字优美是不够的。谁都会承认,优秀译者的最大特点是忠实于原作……意大利人说得好,偏离原作意思的翻译不是翻译,而是背叛”。再如斯图尔特·贝茨(E.StuartBates)认为“翻译就和婚事一样,对于好的结合,怎么忠实也不算过分,而对于坏的结合,忠实则是多余的。不论是结婚还是翻译,衡量好坏,唯一合适的标准就是忠于对方。”  三、翻译方法的相似  涉及到“怎么译”即翻译方法时,自古以来,中西方翻译理论都区分了“直译”和“意译”,“死译”和“活译”两对概念。古时西方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西塞罗和我国翻译理论的开山大师支谦都在各自的译论传统中,率先提出了“直译”与“意译”的概念。西

4、塞罗与支谦对“直译”与“意译”的区分,得到了同时代和后世翻译理论家的响应和发扬。  德莱顿认为“Translatingismuchlikedancingonropes],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2.  [2]郭沫若.谈文学翻译工作[A],1954.翻译研究论文(1949-1983),[C].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1984.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